了解国情 增进感情 干出激情
——中央单位选派来黔第一书记驻村系列报道之二
300多个日日夜夜里,26名中央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和山区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
从初到村子里的陌生,第一次敲开老乡院门的忐忑,到与群众说上话、交上心,结成“干亲”。是他们,把他乡当故乡,和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将梦想照进现实,用行动践行和诠释了“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庄严承诺,奏响了黔中大地脱贫攻坚的强音。
多接地气、更有底气,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
“之前觉得自己对林业政策比较熟悉,还经常给地方提些发展规划建议,下到村子里才发现政策落地真没那么容易。”原本信心满满的国家林业局选派独山县紫林山村第一书记张明吉刚到村子就犯了难。一边是村子处于都柳江省级湿地保护区腹地,满眼青山绿翠、蓝天碧水,森林覆盖率超过82%,一边村民们守着“金山银山”却“囊中羞涩”。
“一定要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张明吉誓言要为村民脱贫找到出路。一次次走访、一遍遍问询中,村民口口念到的“海花草”引起了他的关注。经过详细了解,这种学名为“泥炭藓”的植物在村里大面积分布,可以作为优良的吸附材料,还可作为尿不湿、纱布的原料,每公斤卖到10多元。
惊喜过后是一连串的怀疑。种这个到底可不可行?有没有相关政策扶持?能不能争取到项目资金?经过与县林业局研究沟通,紫林山村利用中央财政湿地保护奖励资金,在全县率先实行湿地补偿机制,村民种植“泥炭藓”每亩可获得奖励资金500元。
“吃透村情,找准地方特色优势,才能用好用活政策,为贫困户带来‘真金白银’”。张明吉兴奋地介绍,通过种植“泥炭藓”,村里有22户51人脱贫。如今的紫林山村还实施了退耕还林、旅游开发等项目,共完成各项投资超过2000万元。
“以前自己对贫困的理解就知道个大数。真正到了贫困村,才知道中国的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作为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不轻。”国务院扶贫办派驻的“第一书记”刘为在遍访中深情地谈到。
为在最短时间内把村里的情况摸个遍,他遍访村民和贫困户,亲手制定了《雷山县南猛村一户一档访谈问卷》,为194户村民全都建起个人档案。问卷内容十分翔实,空白处还有注解:五保户杨炳华家里没有电视,先搬村委的电视机给老人使用。家里有两名残疾人的贫困户杨锦权家,儿子“阿福”会表演芦笙, (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可加入合作社……正是依靠前期的深入调研,村集体经济凋敝、产业发展滞后,办公经费没有结余这些问题才一一被梳理出来。
刘为喜欢追着问题改。任职不到2个月,成立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涵盖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制作,今年合作社茶青、成品茶及手工刺绣产品销售额达16万多元。
“好政策不能停留在‘最后一公里’,从参与制定政策到推动政策落地,都需要科学方法和好作风。贵州2015年减贫130万人口,10县160乡“减贫摘帽”,我们感到这就是推进中央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第一书记们兴奋地谈到。
精准就是好方法、好作风。26名第一书记与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田间地头,家里路上,哪里方便哪里谈,在问计于民中找准政策与国情的结合点,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一年多时间,这些“北京书记”早已对村里的情况烂熟于心,从“局外人”变成了“自家人”,他们的脚印已深深烙在村里的每个角落。
心系冷暖、一片赤诚,捧出真心就会换得百姓真情
“北京来的干部,在我们这个山沟沟,能不能吃苦哟?”国家审计署派驻丹寨县甲石村的第一书记姜海泉第一次“家访”就被浇了一盆凉水。“我就是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来的,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
到偏远的村民组走访,偏偏下起了雨,走不惯泥巴路的姜海泉连摔几个跟头,连鞋也陷在泥里,惹得路边娃娃们咧起嘴笑。但他没有计较这些辛苦,硬是坚持了下来,一个月走遍了全村所有农户。
“说实话,以前没吃过这种苦。与群众交谈,大有收获,有时群众‘出难题’,其实是盼着你帮助解决。”修路的经费不足,他就带领村干自筹经费对通组路进行了石子铺路作业,完成步道硬化2500米,彻底改变了雨天黄泥路车辆难行的状况。村子里缺少发展项目,他做通村民工作,流转150亩土地开展生姜种植,引进省级农业示范企业搞订单农业收购,让18户贫困户入股了农业合作社。平常谁家有红白喜事,他热心前去帮忙。谁家小孩需要辅导作业,他义不容辞,甚至还“贴钱”帮买文具......
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这个干部不一样!”很快,曾经质疑过姜海泉的村民都喜欢上了这个说着“北京腔”的第一书记,大家都舍不得他走,有的村民还流着泪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饭菜,半夜敲门给他送来。“留下来,是村民们对我的最大褒奖。”姜海泉感慨道。
“感谢党对我的关心,还在记挂着我穿得暖不暖、吃得饱不饱!”接过中科院选派到水城县院坝村第一书记李章伟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五保户杨顺忠激动地说道。
过年前,李章伟自掏腰包1.5万余元,带领村“两委”干部,开展“访贫问寒”,为村中的25户五保对象和孤儿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用心”的他还给院坝村党员群众准备了108个印有“院坝村党委”红色字样的瓷杯,让贫困户在寒冬感受到党的温暖。
“我们把群众当家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刚来村子里,话一出口自己都感到‘官’味重,现在总算有‘泥土味’了,群众和我们讲真心话、谈真问题,感到心贴得更近了。”这也是26名“第一书记”发自内心的体会。
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精准发力才能破解发展难题
“精品水果卖不出价,有产业无增收,群众的积极性哪能不受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派驻锦屏县龙池村第一书记杨端明初来乍到,就敏锐地意识到水果“销路”关系着帮扶“出路”。
他不等不靠,带领村两委出去跑销路、闯市场。2015年12月23日,一车封装整齐的33吨龙池水果,从龙池村委会直接运往北京,除去成本为村集体净赚了5万元。“解决水果的销路,村集体也有了收入,以前我们是想也不敢想!”代表村两委跟随杨端明外出跑市场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明说,“现在,龙池村农特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成立了,全村117户贫困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开启了抱团发展、携手增收的致富进程。“
南京农业大学的施雪钢初到麻江县高枧村,对村里缺产业、缺资金的现状十分着急。“从高校到最基层的农村,情况完全不同,特别是贫困群众生活的艰辛给我很大触动。让我这‘第一书记’压力很大”。
白天,施雪钢上山下田查看地形和土质情况,了解各家各户人口、劳力等情况。晚上,他加班加点查阅资料、作项目计划,经常熬到深夜。最终发展菊花种植的念头在他头脑中成型,这与高枧村状元故里及其书香气息相得益彰,且“娘家”南京农业大学有着很好的基础。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施雪钢带领村支两委建起了菊花谷,2016年4月底前完成占地20多亩的四个大类共42个品种,当年可为当地带来90多万元的收入。下步高枧村还将建设2个标准室内种植大棚和一个菊花精品主题展厅,继续做好产业+旅游这篇大文章。
“贫困地区脱贫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我在调研中发现不光我所在的村,很多村都没有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就得建合作社,发展适宜当地的特色产业,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搞帮扶不能头脑发热,更不能一味蛮干。只有路子选对了、项目找准了,才能把风险降低到可控的范围,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们帮扶时间短、任务重,现在就想把一天当作两天用,加班加点干,不枉第一书记这段经历。”
“以前是村干部‘带起干’,现在是群众‘抢着上’。群众信任你,自然就愿意跟着你干。”第一书记工作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讲出自己的驻村心声。
有付出、有收获、有成长,一年的驻村经历,26名北京来的优秀干部把“第一书记”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作者:贵组轩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