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广西大新县板六村陇那养殖合作社门前人潮涌动,44名贫困户来到这里参加分红仪式。“产业扶贫要沉下去,不是看规模多大,而要看扶贫效益。要落实到基层那些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身上,才能让项目接地气、见实效。”该县县委书记赵丽说,目前全县已经有200多名农村经济能人参与到扶贫中来,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随着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产业扶贫正成为不少地区从“一次性扶贫”迈向“可持续性扶贫”的首要选择。就像新闻中所言,大新县板六村陇那生态养殖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吸收44户贫困户入股进行良种牛养殖,一年来,44头母牛有22头产仔,共有7.4万元的收入;而桃城镇万礼村侬沙屯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群众人人是股东,年底有分红也让不少群众得以受益。“产业强、民受益、村振兴”局面,在大新县得以初步显现。
产业扶贫是让群众脱贫致富的引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目前论之,个别地方的产业扶贫出现了扭曲变形的现象,甚至有些干部将脱贫当成政绩工程,最终导致引进的产业和项目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变成了脱贫致富路上的累赘。比如,2014年至2015年,我国西部某贫困县在没有深入考察群众养殖技术、养殖成本及市场风险等情况下,在两个乡镇3000多户贫困户中硬性推广绿壳蛋鸡养殖。由于蛋鸡养殖防疫不到位、养殖成本较高、签约企业设置诸多门槛等,政府投入几百万元的养殖项目全面失败,部分农民还因为发展绿壳蛋鸡效益差,背着死鸡到政府上访。
农业产业项目的引进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谙熟市场和技术的龙头企业带动,仅靠干部的“满腔热血”强行推进,就可能造成国家花钱、群众受害的局面。产业扶贫必须接地气,才能见实效。大新县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将产业扶贫落实到基层那些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身上,就是接地气的表现,也是精准扶贫的体现。
接地气的扶贫能释放“倍数”效应,产业扶贫尤为如此。希望各地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中,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地域实际,都聆听一下基层致富带头人和群众的声音,做到科学决策。
原标题:扶贫实效从接地气而来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