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近﹃第一书记﹄聊聊扶贫故事)
支传刚(左一)为村民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李鹏 摄)
编者按
近年来,为让全市916个贫困村的乡亲们脱贫,共有916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进行扶贫工作。其中,市直单位派出141名“第一书记”,区(县)属单位派出的“第一书记”共775名。他们在乡间地头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了贫困村实现最终脱贫而奋斗着。近日,记者走入三个贫困村,实地采访了三位“第一书记”,和他们拉拉那些我们身边的脱贫故事。
“第一书记”支传刚:
因地制宜做足“旅游+扶贫”文章
在济南彩石镇的东南山区中,有一处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村落,它由东西两崖两个自然村构成。因为地处半山腰,曾经交通不便而人迹罕至、经济落后,这就是韩家峪村。
根据统计,该村总人口278人,青壮劳力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在村内长期居住人口约170人,其中贫困人口57人。为了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济南市纪委委派支传刚担任韩家峪村第一书记。支传刚到任后,在对村内贫困户的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并精准识别之后,制定了符合该村实际情况的脱贫计划,带领他们吹响了脱贫的“冲锋号”。
让“空心”变“实心”
黑黝黝的脸庞、(起老茧的粗大双手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眸……这是8月24日记者在韩家峪村第一次见到支传刚时留下的深刻印象。“既然咱来到这个群,就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定要想尽办法带领乡亲们脱贫。”支传刚的话很实在也很坚定。
经过他入户走访,发现该村共有因病(残)、因老以及因学3个致贫原因,另外,由于地理条件较差,劳力外出也给村落脱贫带来了一定困难。“这是一个实际的‘空心村’,但如何才能让‘空心’变‘实心’呢?我经过调查发现,全村一共520亩耕地,山林荒山面积670余亩,其可挖潜力不小。”支传刚在充分了解到村落实际情况之后,指定了精准脱贫计划。首先,在村内发展优质核桃300亩,这些核桃树,就让村民年人均增收1000余元。
另外,为了让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支传刚通过协调上级部门、结合国家政策,建设安装了50千瓦伏的光伏发电项目,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让闲置的宅基地“活”起来
核桃种得再好,产量再高,运不出去等于零。为了让乡亲们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村里新修了1500米的生产路,这条宽度4米的生产路,足以保障农产品运得出去、外面的人走得进来。据支传刚说,修这条路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农产品运得出去这么简单。
他告诉记者:“许多人都出去打工,有的人还在周边或者市区内买了房子,村内闲置的宅基地共有30多处,我们正在与相关政府部门、法律人士进行咨询、论证,下一步想与外出的村民签订协议,整合资源,修整宅民宿,以便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度假项目,让闲置的宅基地变‘活’,增加收入。而年老的乡亲也可以通过简单劳动赚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另外,他还请来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的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调查,决定在该村落水源汇集处建设拦河坝一座,预计蓄水2万立方米。水库建成后,村民饮水、农业灌溉等问题一一迎刃而解,同时,村落也多出一处休闲观光景点。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团结努力,韩家峪村乡亲们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本报记者 李鹏)
“第一书记”刘军:
靠着蔬菜大棚乡亲们“奔头”更足了
商河县孙集镇小郭家村距离商河县城东部2.5公里处,全村共120户,514人,党员19人,其中,贫困户36户,97人,现有耕地面积96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800元。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村集体收入。
2014年精准识别为市级特困村后,市政府派驻城管局渣土管理处党总支副书记刘军任小郭家村“第一书记”。通过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依托蔬菜主导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蔬菜大棚让贫困户翻身致富
看着大棚内一棵棵黄瓜苗,如今已经长到了一人高,商河县孙集镇小郭家村村民潘清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自己家今年脱贫也是有了底气,“如今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最起码有了‘奔头’,不像以前,因为穷,啥都指望不上。”
据了解,潘青云和她丈夫王洪胜今年都是47岁,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女儿23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但由于患有脑瘤,全身瘫痪,常年卧病在床,小儿子今年16岁在镇上读高一。
“自从2014年以来,村里对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在详细了解了我们家的情况后,刘书记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通过商河县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地,潘清云一家开始种植蔬菜大棚,从种白菜到豆角、甜椒,再到如今的黄瓜,可以说,蔬菜大棚给了潘清云一家过上好日子的希望。“我们家的大棚虽然不大,面积才1亩地左右,但是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成立工作组争取扶贫项目
据悉,为确保小郭家村扶贫工作顺利开展,镇政府向小郭家村派驻了分管负责人和管区、包村干部组成的帮扶工作组。工作组与“第一书记”刘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特长,上下协调、里应外合。
刘军介绍,他们村通过向上级争取产业扶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加工为主的脱贫项目。“我们通过争取市级产业扶贫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6万元,大力发展以蔬菜大棚为主的种植产业园。目前已流转土地30亩,为36户贫困户建起了23个蔬菜大棚,并配套道路、供电、排水、围栏等设施,预计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700元。”
记者了解到,孙集镇政府通过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小组,组织培训有劳动能力和特长的贫困户到城区或镇域内的黑牛养殖、金碧伦地毯、四季丰蔬菜等企业打工,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又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一年来,该村先后有19户贫困户到企业打工,实现了就业脱贫。
建设2200平方米村居综合设施
刘军表示,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他们村在工作组的带领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力争实现住者有其房、耕者有田、医者有其保、老者有其养、行者有其路、休闲有环境、娱乐有场所、健身有设施、集体有收入的相互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他介绍,小郭家村公共设施落后,村委无办公地点,之前是借助原一破旧学校两间教室暂时办公,且倒塌过半,已形成危房。另外,村居整体规划不到位,道路未硬化,无排水设施,环境卫生极差等。为此,在市局领导及县镇领导的指导下,先后争取和筹集资金270余万元建设村内外基础设施。
其中,7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2200平方米的文化院、幸福院及健身广场为一体综合设施;投资10万元清淤沟渠600米,挖掘土方量1.5万立方米,解决了旱田浇地难的问题;为解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问题,投资75万元加宽并硬化大街1260米;为解决汛期雨水排水不畅,下雨就内涝的问题,投资60余万元,修建高标准排水设施1800米;搞好美化,提升生活环境。投资60余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建设。
(本报记者 钱堃)
“第一书记”狄成斌:
特色经济林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尧庄村位于柳埠镇西南部,距镇驻地约2.5公里,村内现有耕地面积360亩,山坡面积30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5亩,村内现有贫困户5户,贫困人口8人。
该村“第一书记”狄成斌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尧庄村紧邻省道103线,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乡村体验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另外,村内核桃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年产核桃约20万斤,但仍基本处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销售的原始模式,生产效益偏低,村民原有花卉种植基础,种植花卉和中草药的意愿较强。基于此,狄成斌最终确定了针对尧庄村的帮扶工作思路: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内交通路网和饮水、灌溉条件,提升核桃种植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同时结合村民意愿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远期结合影视基地的利用和村内环境提升,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
2015年,该村发展了5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柴胡、板蓝根各16亩,油用牡丹18亩。管理上采取村集体牵头、贫困户自愿的形式,对药材种苗采取统一采购,种植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中药材成品统一包销,并对登记造册的贫困户进行种植补贴。当年收获的板蓝根亩均创造效益约2500元;今年可以收获的柴胡预计亩均创造效益2500至3000元;自明年起,牡丹进入成熟盛产期,预计亩均产籽450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格,预计亩均收益5000至6000元。下一步,该村将充分发掘村内现有的核桃种植规模优势,积极与各大农副产品企业和电商平台沟通协调,对村内产出的核桃进行统一宣传、包装、销售,打造自有品牌,以此提高核桃价值,促进果农增收。
基础设施对村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饮水安全、农业灌溉等都是要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步的。为此,该村帮扶单位济南市水利局近一年多分两次共计安排资金约80万元,对村内饮用水配套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新建两座蓄水池和4000米灌溉管道,形成完善的农业灌溉体系,将村内所有农田和林果灌溉全覆盖,实现旱涝保收;争取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解决了600米村内道路的损毁修复,立项建设了村内4000米的环山生产路一条,目前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内容,村内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闭合交通路网,山、水、林、田、路有机结合,彻底解决了尧庄村村内生产、运输问题,盘活了山里的林果和旅游资源,并对后期村内引进投资项目提供基础条件。
(本报记者 李小梦)
(原标题:走近﹃第一书记﹄聊聊扶贫故事)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