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武陵深处焕新机

2021年07月14日 09: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武陵山脉深处的湖北省鹤峰县,满目苍翠,流水潺潺,峭壁耸立。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这样描绘此处景象:“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

  300年前,清代著名戏曲作家顾彩在此游历数月后赋诗:“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

  记者来到鹤峰县屏山村山顶,从高处俯视,发现整个村子犹如航行于武陵群山之波的孤舟。山之左,峡谷深不见底;山之右,溇水碧绿悠悠。屏山被溇水河和黑龙渊两道溪流环绕成孤岛,峰峦与河谷高差1000米以上,形成罕见的峡谷和地缝风光。

  其腹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环绕,有阡陌古道曲径通幽;屏山四周峭壁悬空,深达百余丈,宽不足六七丈,全长18公里。一条清澈如镜的河水,如碧玉翡翠,泛舟河上,会有悬空漂浮的错觉,宛如人在船上、船行空中。行至其间,安静得能听见鸟雀振翅的声音,来到这里就像来到了仙境。

  群山莽莽,江河阻隔,偏居湖北西南的鹤峰,一直藏在深闺,不为人所知。也正因交通不便、开发程度低,才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好的保护。数据显示,该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2.70%,森林植物物种丰富,野生药用植物多达1932种。

  同样,受限于交通不便,那起起伏伏的茶园、缥缈的云海,都只能在网上传播,让仰慕者望而却步,不能身临其境一睹芳容。

  穷则思变。只有将“天险”变为“通途”,才能摆脱苦日子。1986年,屏山村主导修建公路,经过多年发展,屏山村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振兴之路。如今,武陵山水、红色旅游、土家族风情以及各种“山货”,让这里人气越来越旺。

  为了走出大山,鹤峰儿女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奋斗。2012年,过境鹤峰的G351国道通车。2020年6月,鹤峰县联通外界的高速公路——宣鹤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将鹤峰至州府的车程时间缩短至2小时左右,翻开了该县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鹤峰距离湖北恩施、宜昌,湖南张家界,重庆黔江等地的1个半小时经济圈加速推进,交通改善所带来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流,让鹤峰发展进入了新的快车道,也让屏山这“世外桃源”不再无人问津。

  近年来,鹤峰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经济强县”战略,大打生态牌,推进培育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鹤峰县在“十三五”期间围绕富硒、有机两大特色,推进茶叶全域有机发展、抓好茶叶基地造园、全力打造茶叶品牌、重点打造“鹤峰茶”公用品牌。目前,该县茶园将近40万亩,其中有机茶基地转换认证面积超过万亩,产值近40亿元。

  “古桃源”如何焕发新活力?交通建设仍是鹤峰突破瓶颈制约的重点突破口。鹤峰县县长彭元洪说,全县将立足全域旅游开发,加快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构建“快进慢游”内外双循环综合交通网络。

  茶叶和旅游也是鹤峰发挥生态优势的产业主攻方向。鹤峰坚定不移推进茶叶“全域有机”战略,巩固扩大有机茶基地认证面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十四五”末有机茶基地面积超过1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做大做强“旅”产业,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聚焦高端康养旅居,全力打造精品景区,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

  一代代人传承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和民风,绮丽的生态山水画和民俗风情景观,让武陵深处的古桃源焕发出新的生机。(经济日报记者 柳 洁)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