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广西桂林:组织保证决胜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2021年02月10日 13: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5年的攻坚克难,全市29.7万贫困人口,510个贫困村,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6.95%降为0,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乡村振兴接续推进,目前已建成7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和17个田园综合体,从而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就是“十三五”以来广西桂林市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交出的大考成绩!

  “十三五”以来,桂林市聚焦主责主业,谋思路、出实招、破难题,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强大攻坚合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图为桂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东光在永福县罗锦镇崇山村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实地了解田园综合体建设情况。

  强基固本,助推组织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脱贫攻坚部署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堡垒。”桂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东光这么说。

  为了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战斗力,桂林市委组织部致力于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畅通村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工作……

  “十三五”以来,该部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全域党建提质聚力增效的意见》等6个文件,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即通过一年规范建设、两年示范提升、三年品牌创新,实现政治、组织、队伍、服务、保障、品牌“六过硬”,推进基层党建全方面过硬、全区域提升、全领域建强。全市97.15%的自然屯建立党组织(党小组),825个村级党组织通过星级化认定;持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基础保障水平,按照不低于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全面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整合近5亿元资金,按照“十有一规范”标准,推进基层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全市75%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300㎡以上,建立屯级组织活动场所7002个,占比44%。

  2020年,桂林市全市排查出2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90个后进村党组织,并对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星级标准制定整顿方案,落实“八个一”整顿措施,对这些村党组织一一“定责、定人、定时”完成整顿提升。

  ……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带来了阵阵春风:

  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六漫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秦恩强的带领下,助推党员着力推进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2019年,该支部获桂林市基层党建高标准三星级示范点,并成为龙胜各族自治县第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吐紫塘村在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的带动引领下,大力发展砂糖桔、油茶等新兴农产品种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9年打通了吐紫塘村至太极村公路,大丫口村村巷道路,漕矿村产业发展路解决了上千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修成了一条条致富路、脱贫路。

  ……

  队伍提能,助推人才振兴

  连日来,桂林市临桂区围绕优化村(社区)“两委”换届班子结构,以留任一批、优选一批、拓展一批的方式,选优配强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新班子。即从优秀村干部中留任一批,确保“两委”班子平稳过渡;从本土大学生中优选一批,提升“两委”班子综合素质;从致富带头人中拓展一批,增强“两委”班子带富能力。从而取得了“两委”换届工作的良好效果。

  这只是桂林市实施队伍提能、助推人才振兴战略的冰山一角。

  村“两委”干部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对此,桂林市委组织部坚持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培训教育,强化后备力量储备,强化党员作用的发挥。

  结合2021年村“两委”的换届工作,桂林市对全市1790个行政村逐个分析研判,完善村干部任职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实施村党组织书记综合能力测试,按照“一人一档”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由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同时,通过统一培训、考试、聘用,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定额选聘1505名村级党组织组织委员,专职协助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按照不低于在职村干部职数1:1的比例,建立县乡两级后备人才库,储备1.5万余名后备人才,以集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该市还建立了包括7所院校、112位名师、43部教材和59个实训基地在内的农村党员大培训师资库,在阳朔、兴安挂牌建立县级农村党员培训学院,分级分类对全市11万多名农村党员和1.4万多名村干部进行全员轮训,成功打造成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队伍。

  三产融合,助推产业振兴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活村民合作社运转,从而培育、发展、壮大了一批村级集体经济。仅2020年,该镇成立了13个村级集体经济服务站,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同比增长8.5%。其中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每村达10万元以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村稳定脱贫的基本保障。”桂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德华这么说,“对此,我们的做法是:汇聚发展合力,培植优势产业,聚力产业振兴,共享发展成果。”

  “十三五”以来,桂林市委组织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桂林市关于加强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组织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在财税、金融、土地、项目、供水供电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仅2020年,全市新增投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092.17万元,为集体经济纳税人减免各税3616.39万元。

  围绕资产经营、产业配套等6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桂林市大力推动“一村一项目”落实落地,创新实施“连锁复制”工程,积极复制提升一批20万元“示范村”和50万元“明星村”,打造17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和1个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2020年全市1790个建制村(含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每村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29亿元。同时,全市因地制宜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培育出兴安风能发电、荔浦电商农业、龙胜生态旅游等一批优势产业,创建出阳朔九龙藤蜂蜜、灌阳黑李、恭城月柿等一批地域特色品牌。

  为切实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1790个行政村逐村建立完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与贫困户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比如,荔浦市文德村通过建立收益分配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投入村党群服务广场、幼儿园建设,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灵川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图为该县以“党建+旅游”模式打造的海洋乡大塘边村乡风美景。

  固根铸魂,助推文化振兴

  85年前,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湘江战役。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展现出的伟大长征精神,给壮乡儿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过桂北,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址遗存。为此,桂林市大力挖掘红色文化,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龙胜各族自治县建设红军长征过龙胜历史陈列馆,打造红色文化村;资源县着力将红色文化、乡村民俗融入旅游发展;灌阳县则全力打造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新圩狙击战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旅游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个魂就是乡村文化!桂林市大力挖掘红色文化的举措正是对实施文化振兴乡村战略的最好诠释。

  近年来,桂林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构建乡风文明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

  该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和“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在自然村屯建立“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协商治理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人文传承的道德价值体系。

  同时,由村党组织牵头制定具有时代特点、切合群众实际、彰显正能量的村规民约,以农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开辟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融党史国史、村史、身边榜样事迹展(善孝义好人榜)等内容为一体的群众教育点。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寻找最美家庭等选树活动,培育良好村风民风。

  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寻求城镇经济新的增长点等为内容,桂林市在广西率先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投资2500余亿元,推动逾1800个重大项目落地开花,74个乡镇实现重生与蝶变,逐步踏出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凸显文化、生态绿色”颇具“桂林气质”的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路子,成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绿色发展,助推生态振兴

  “我们村又要大变样咯。”资源县中峰镇大庄田村支书王荣华高兴地说。

  自2019年以来,资源县积极贯彻落实桂林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启动了“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建设。该田园综合体以大庄田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四个村委,项目规划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涵盖中峰镇5个行政村中32个自然村的3472户农户。项目主要依托中峰镇已经发展成熟的红提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保护性开发,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和自然形态。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核心区目前已有红提产业1万亩,辐射带动了周边2.8万亩。此外,还有被誉为“橘中爱马仕”的沃柑产业3000亩、红心猕猴桃产业2000亩、蓝莓产业100亩和草莓、蜜梨、板栗、中华圣果等15个采摘园,呈现了一年四季花飘香、月月有果采的繁荣景象。同时该田园综合体还要打造15家星级农家乐和10家星级民宿。

  在不断丰富农业产业项目的同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更融合了当地的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2020年5月13日,资源县首个党员群众初心教育馆在中峰镇揭牌。初心馆的建成,是‘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又一大亮点。把红色旅游融进乡村美景,把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和让参观者‘得启发受教育’两个目标有机融合,构筑了集观光、教育、休闲、体验、运动等为一体的旅游项目,也是红色旅游发展的系统创新。”资源县委书记韦绍艺这么说,“我县将‘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作为样板示范,以点促面,带动建设本县第二个第三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桂林市委、市政府在各县(市、区)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做法十分贴合我们县的发展实际,为我县打破农业农村发展瓶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指明发展方向。”资源县县长谭玉成如此说。

  这是近年来桂林市各地大力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严守生态底线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桂林市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

  该市依托生态优势、用活生态资源,大力引导发展清洁能源、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等绿色产业,并根据全市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等功能区划,科学设置“绿色指标”,对所有集体经济项目实施环评。近年来已成功打造阳朔县骥马村、兴安县源江村等一批绿色标杆,全市集体经济“零污染”村占比达97%,已成功培育260个旅游强村。

  桂林市还立足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美丽桂林?幸福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以地缘相邻、人居环境等基础较好的若干自然村屯为片区,集中连线连片打造平乐县“橘乡牧歌”、资源县“资水丹霞”、秀峰区“诗意桃花湾”等17个田园综合体、6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50个最美农家庭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桂林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绽开着灿烂之花!桂林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们为这灿烂之花曾经并继续浇灌着他们辛勤的汗水!( 莫鸿鲲 李建平)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