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5月23日讯(记者 高原)全国人大代表罗朝阳是来自革命老区百色市的一名基层干部,作为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他扎根一线工作30年,深入群众听民声、听意见,提交20多项议案、建议,为农村发展献计。罗朝阳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实现目标,让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罗朝阳 受访者供图
2020年对罗朝阳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今年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到我村视察刚好整整十年的时间。总书记临走时的嘱托我记忆犹新。”罗朝阳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2010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新立村调研,临行前,习近平对罗朝阳说:“我也给你一句承诺,新立会有大变化。”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罗朝阳向习总书记汇报了新立村五年来的变化。发言结束后,总书记对他说:“希望下一个5年,你们村和整个百色地区能够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带着总书记的嘱托和殷切期望,这十年来,罗朝阳带领全村群众拔穷根、摘穷帽,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罗朝阳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现在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新立会有大变化’的承诺早已实现。”
据罗朝阳介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趋于完善,百姓幸福感不断增加,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5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0900元,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步伐稳步推进。新立村组织实施建设的生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广新家园,实现158户大石山区群众整体搬迁安置。通过发展秋冬菜、芒果、香蕉等支柱产业,按照“短期保收入、中期有产业、长期有就业”的扶贫模式,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此外,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设,新立村乡村休闲旅游也初显成效,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167户503人减少到现在的4户6人。罗朝阳表示,新立村完全有希望在今年全部脱贫摘帽,最后实现全面小康,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今年两会上,围绕实现全面小康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罗朝阳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进一步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基层组织在为百姓服务过程中更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二是设立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资金,助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朱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