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青岛平度市:“农创体”扶贫尝甜头

2020年04月28日 09: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在青岛平度市崔家集镇扶贫“农创体”新建项目现场,机声隆隆、一派繁忙,随着数台挖掘机开动,一道道温室大棚墙体已然成型,村民正忙着安装棚架和棚膜。

  该农创体理事长鞠炳锦介绍,“扶贫大棚”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4年时间大棚数从36个到720个,增加了19倍,还是供不应求,不等施工,村民们就排队抢交租金,今年计划再建20个棚。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这里的大棚为何这么抢手?2016年,平度市依托农业优势资源,统筹扶贫专项资金,选培具有发展潜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民创业创新园区(简称“农创体”)。10月初,集中了6个经济薄弱村的54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占地260余亩的36个冬暖式樱桃西红柿大棚带着群众的希望拔地而起,同步建设的还有庄户学院、高标准育苗温室、新品种推广示范棚、产品市场等。

  “一开始,老百姓们存在观望心态,36个大棚就只租出32个。”回忆最初,鞠炳锦笑言。但是反转很快出现,2017年2月份,农创体内所种植的首批樱桃西红柿上市,当年便产出112万斤,实现销售收入560余万元,棚均纯收入14万元以上。

  趁热打铁,平度市率先探索推出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弱村庄+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合作社由村两委干部带头出资领办,村党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在保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入股。“支部带头、党员参与、带富群众”的党建模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民心。

  合作社是经营主体。提供制定生产计划、品种供给、技术指导、集约管理、价格收购等服务,消除农户种植亏损风险。除种植大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自己管理大棚,也可优先在合作社长期打工,从事一些简单的生产,从而获得工资、地租、分红3份收入。“贫困户在家门口有活儿干,通过劳动获得体面收入。许多外出打工的‘90后’在丰厚收入的诱惑下,都‘回流’种棚来了。”鞠炳锦说,农创体采用“四权分置”,扶贫资产所有权归贫(弱)村集体,扶贫资产的经营权归农创体,扶贫资产收益权归贫(弱)村和贫困户,监督权归当地镇街。全镇6个经济薄弱村每年可获得不低于5万元的收益,用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设立贫困帮扶基金等。

  此外,利用中央资金建设的15个大棚收益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已帮扶80余户。目前有4户贫困户常年协助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务工6到8个月,年人均增收1.7万元左右。

  扶贫扶志又扶智,贫弱村庄、贫困户改变的不只是收入,更收获了现代农业的种植和经营理念。4月8日下午,在扶贫农创体的蔬菜大棚里,贫困户杨丰昌正在种植2亩多的樱桃西红柿,这些名为“红甲天下”的樱桃西红柿,每斤能卖近10元。“这都是我管理的‘摇钱果’,现在正值盛果期,一天能产200多斤,就是2000多元钱,一年纯挣14万元到15万元。”说起自家种的小番茄,曾经患有严重抑郁症无法出门的杨丰昌滔滔不绝。

  目前,占地4500亩的崔家集镇扶贫产业园已形成年产量17500吨、产值2.8亿元的产业规模。而在它的示范带领下,该镇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1.65万亩,年产值近7亿元,人均增收6000元,计划2020年全镇适度经营比例将超过80%。(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王 菡)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青岛平度市:“农创体”扶贫尝甜头

2020-04-28 09: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