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麻醉插管队:坚守在病毒的“风口”

2020年02月27日 15: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武汉2月27日讯(记者 梁木)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直面病人打开的气管与扑面而来的病毒,他们需要病房里最高等级的防护,他们就是麻醉插管医生。

  2月11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被征收为新冠肺炎重症收治的定点医院。2月16日,医院组建了插管抢救专班,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执行全院的插管急救任务。

  麻醉插管,即通过插入气管内的人工气管导管,用外部给氧来支持身体的氧气供给。对于重症病人来说,给氧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氧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但武汉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陈治军告诉记者,在面对新冠肺炎这样新型病症时,医学是很难有定论的。对于什么样的病人要进行插管治疗,要在什么样的时间点插管,都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这对于医生来说,无疑增加了许多考验。陈治军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针对每一个病例单独制定方案。目前通常会由专家组做出综合评估后,再由插管抢救专班的医生去病房执行操作。

  病房外,医生正在讨论刚刚才完成的病例情况。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 摄

  面对这样的风险,麻醉插管医生在进行操作时,要比平时更加谨慎。陈治军说,医生在插管前,往往要一遍遍核对信息,确认操作,和管床医生交流病人的情况。每完成一个病人的插管,通常前后要花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而这其中,真正把导管送进病人气管的操作,可能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走出病房,麻醉医生还要交流病例,更好地为以后的治疗总结经验。

  “打开病人的口腔,直接连通气道,管道伸进去的时候病人很有可能会呛咳,那个时候会有高浓度病毒的气溶胶喷出,非常危险。”陈治军说。

  因为这样的危险,插管医生在进入病房的时候,除了层层的防护服外,还要佩戴装备新风系统的头套。在病房两三个小时,就会汗湿里面的衣服。

  病房内,医生正在进行插管前准备工作。受访者供图

  2月26日上午,徐林完成了插管抢救专班成立以来的第17个病人的插管治疗,走回休息室的时候,胸前的手术服已经湿透了。从11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被征收,到16日成立插管专班,这期间,徐林一直在病房里收治病人。而刚才完成的这一例,正是徐林当班第一天亲自收治的病人。

  “他当时被收治进来的时候各项指标数据都不是很好,还并发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样的基础疾病。希望今天插管之后他可以有所好转。”徐林告诉记者。

  一直都是麻醉医生的徐林,比起在病房收治病人,对于插管工作更加熟练。尽管她知道插管工作的风险比在病房要高得多,但她说:“虽然正对着病人打开的口腔,感受到喷出来的气溶胶,但在真正做自己本职工作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是紧张,完全想不到这方面。”

  戚忠是徐林的搭档,也是一名专业的麻醉医生。对这项工作的危险,他也会担心,但更多的是承担。“现在武汉这个情况,医护人员不能退缩。病人都很有求生欲,我们也更应该有信心。”戚忠说,“全院插管最快、最好的可能就是我们麻醉科医生,当然别的医生也可以做,但那对别的医生和病人,都更加危险。毕竟现在都是在争分夺秒。”

  由于新冠肺炎重症病人自身的氧储备非常差,对于插管的时机和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戚忠说:“以前三分钟插管都没问题,因为病人的氧合基本不会掉。但现在一分钟插不进去,病人就会很危险。”

  插管队成立的第一天,一个病人在呼吸机已经固定好、导管也连接好的情况下,因为呛咳而造成导管脱落。当时戚忠已经回到医生值班室,接到电话立马飞奔回病房。“因为才刚过去30分钟,麻醉还没有代谢掉,病人的呼吸肌肉力量很弱,情况很危险。”

  按照常规进入病房的流程,戚忠需要在穿戴好防护设备之后,对着镜子仔细检查。武汉市第一医院会有专人在旁进行辅助检查。但当时由于时间紧张,戚忠根本来不及反复确认防护是否做到位就冲进了病房。“就算防护没有做到位,我也只是有感染的可能。但如果我不赶快进去,病人可能坚持不了多久。”戚忠说道。

  完成插管工作后,麻醉医生与重庆援鄂医生合影(左一为徐林,左三为戚忠)。受访者供图

  因为插管工作的高风险性,插管队17名医生自开始工作以来都没有回过家。一半医生住在外面的酒店,另一半医生住在楼上的病房里。病床紧张,有时两位医生会住在同一间病房,晚上睡觉都要戴着口罩。

  一次,有位病人需要紧急操作插管抢救,但当班的两位插管医生当时正在另一间病房执行操作。情况紧急,正在楼上病房休息的两位医生立刻下楼,完成了抢救性插管。

  插管队的工作就是这么争分夺秒,需要毫不迟疑的果断与直面病毒的勇敢。但同时,他们又需要用百分之百的谨慎去对待每一个病例。在麻醉医生值班室的墙上贴着操作细则,其中麻醉时间要精确到秒。“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徐林这么形容他们的工作。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陈治军说:“其实医务人员也是人,人哪有不怕的,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能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次呼吸。看到那么多同行不幸中招,倒下的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看看ICU里还躺着那么多气管插管的重症患者,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但是使命使然,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想给予别人帮助,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救治更多的患者,实在不忍心看着那么多危重的患者一个个离去,所以我们必须要向前冲。既然选择了干这一行,我们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麻醉插管队:坚守在病毒的“风口”

2020-02-27 15: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