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贵州推动实施锦绣计划成绩引人瞩目:指尖绘锦绣 巧手助脱贫

2018年12月06日 09:5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近日举行的2018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上,200余名贵州能工巧匠的500余件艺术精品亮相展会。借助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很多贵州贫困妇女摆脱了贫困。

  2013年,贵州省下发了《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在全省推动实施锦绣计划。5年来,在贵州省锦绣计划实施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绣娘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慧心巧思,用一双双灵巧的手,一根根银色的针,一束束五彩的线,将古老的技艺绘成了一幅幅璀璨瑰宝。

  绣出新时尚 打开新市场

  今年9月12日,在贵州织金县茶店乡海马村蜡染刺绣专业合作社,苗族阿妈杨志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天能画50多个,画一个4.1元。平均一个月有5000元以上的收入。”

  杨志群的儿子和媳妇外出务工,丈夫2014年至今患病在床,家里的生计全靠精于蜡染刺绣的杨志群做苗家服饰售卖,此前一年只能有1万余元的收入。今年3月,茶店乡海马村蜡染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杨志群入社务工,收入是此前的四五倍,家里的经济条件宽裕很多。

  在织金县,像杨志群一样在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依托蜡染刺绣增收致富的苗家绣娘有3000多人。目前,杨志群所在的毕节市,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特色手工企业有53家,专业从事妇女特色手工人员有5500人,带动2万余名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织金县成功探索“互联网+妇女手工”“公司+基地+妇女”营销模式,实现手工产品与电商联手的新模式。在妇联的支持下,他们到英国伦敦参加时装展示,到德国演示蜡染刺绣手艺。

  在贵州铜仁市,围绕“挖资源塑品牌、以点带面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发展特色手工产品企业153家,培训绣娘4万余名,实现产值1.7亿余元,2000余名贫困妇女实现脱贫。

  黔西南州则建立起翔实完整的13.12万名绣娘数据库,全州39家单位、企业先后得到锦绣计划项目支持,分批、分类组织绣娘培训300多期,培训绣娘3万多人,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

  保护指尖技艺 激活指尖经济

  为保护指尖技艺、激活指尖经济,贵州省政府分管干部连续5年召开联席会议,连续3年召开全省锦绣计划工作推进会,带领锦绣计划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实施。

  各市州政府高度重视锦绣计划实施工作,全省9个市(州)和六枝等11个县(市、区)成立了锦绣计划实施联席会议。5年来,贵州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8500万元,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

  贵州省妇联发起成立了贵州省妇女手工协会。省妇联、省科技厅出资300万元设立“贵州省妇女创新创业合作基金”,共实施项目46项,支持蜡染防脱色技术、刺绣技法融合创新研究等,转化推广科技成果30多项。

  贵州还实施妇女手工扶贫行动,在台江、三都、册亨、织金、松桃、镇宁建立全省“锦绣计划巧手脱贫示范县”,全省建成千余个巧手脱贫基地,1354家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锦绣计划连续3年列入贵州省政府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60亿元。

  推动创业就业 提升脱贫致富

  锦绣计划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贵州省多部门通力协作,整合锦绣计划培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训、星光培训工程、非遗传承人培训等项目和资金,出台了针对不同群体和对象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大力推动院校、企业合作,以赛代训、以会创业,为贫困妇女搭建学习和提高的平台。

  贵州还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设民族手工技艺学历教育,在相关专业增设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内容,培训课程从技艺理论与实操技术向文化、营销、设计、管理、互联网等多方面扩展,有效促进了绣娘和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2015年起,贵州实施了“三女(锦绣女、家政女、持家女)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人社、扶贫、妇联部门又联合开展“三女培育”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需要,规划至2020年,培养具有手工技能、巧手脱贫的“锦绣女”4.5万名。5年来,贵州省整合各成员单位开展锦绣计划培训6.5万人次。

  锦绣计划还助推了贵州传统手工艺传习的热潮。黔东南州建成了48家传统手工艺传习所,贵阳市云岩区等区、县开展了传统手工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黔粹行、小妮木人手工坊、宁航蜡染等开展公益传习活动,激发了大众参与的热情,也让更多的消费者爱上了手工技艺和产品。并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讲好了贵州民族故事、贵州巾帼故事,树立了手工从业群体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