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

2018年11月16日 09:3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会场。 (资料图片)

  编者按:11月1日至2日,“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开幕大会,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论坛发来贺信。世界银行行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国际农发基金总裁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论坛由中宣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世界银行共同主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办。来自51个国家和11个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围绕“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并达成重要共识。现将部分代表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

  精准扶贫力度加大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了数倍,中国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采取建档立卡、录入信息等举措,精准扶贫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为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而努力。

  过去5年中,中国加大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比如健康、医疗、教育,并为贫困群众提供绿色生产手段。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组织建设农业合作社,提供市场准入,并提高技术水平,最终实现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全球指标与分析局代理局长瑞塔·拉马略——

  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因素。脱贫攻坚,最有效的方法是为人们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实施了很多具体举措,包括鼓励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倡导企业家精神等,已经成为中国扶贫的有效手段,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世界银行对近16年以来10个最主要国家扶贫领域效果的调查发现,在34个指标考量中,中国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是这10个经济体中对世界扶贫贡献最大的国家,也是在企业营商环境方面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

  未来,世界将出现一些新的现象和特点。这就要求各国实施创新性增长措施,在扶贫工作中使用更多创新技术,为社会带来新的变革。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副主任魏耀东——

  不断创新扶贫模式

  华润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的资源优势,不断进行扶贫工作的模式创新。2008年,华润提出把企业和员工的捐款用于帮助贫困地区建设希望小镇。近10年来,华润共投入6.4亿元,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在河北、贵州等地建设了7座希望小镇。

  环境改造是建设希望小镇的基础。华润通过完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配套设施,弥补了乡村基础建设严重匮乏的短板;产业帮扶是建设希望小镇的关键。华润注重帮助农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每个小镇的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组织重构是实现希望小镇有效治理的依托。10年来,华润累计派出400多名员工住在村里,帮助小镇建设发展。

  新希望集团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成——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新希望注重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扶贫事业,带动贫困群众一起增收致富奔小康。

  联合民营企业。1994年,新希望联合9家民营企业率先发起光彩事业,号召全国民营企业家到老少边穷地区兴办企业。此后24年,新希望在老少边穷地区累计投资超过50亿元,建设扶贫工厂超过150家。

  联合各种社会资源。近两年,在四川、贵州等8个省份联合各方打造生猪养殖精准扶贫新模式,同时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计划在5年内培养10万新农民。

  联合国际组织。新希望1998年就走出国门,在东南亚10个国家投资运营饲料及食品产业,帮助当地贫困农民发展养殖业,创造了1500多个就业机会。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清玉——

  让金融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自2015年成立扶贫金融事业部至今年9月底,国开行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5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12万亿元,占总贷款的11.2%。

  国开行提出“三融”扶贫策略,即融质、融资和融智,将给资金、建机制、坚持智力支持相结合,并在扶贫实践中形成“四到”工作方法: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到省,基础设施扶贫到县,产业扶贫到企业,教育扶贫到人。

  国开行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着力实施三大行动。一是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行动。在贷款利率、信用结构、贷款期限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二是东西部扶贫协助行动。举办多场开发性金融支持东西部协作活动,对接260家龙头企业,促成24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三是定点扶贫行动。向4个对口支援县派驻第一书记,一方面安排捐赠资金,另一方面发放精准贷款110亿元,支持当地改善基础设施。

  国开行利用自身优势,强化融资服务,提供金融扶贫的内生动力。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地方干部开展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34期,累计培训2878人次;强化人才支持,选派180名干部员工到国家贫困县所在的174个地州市任职;强化规划咨询,协助22个省编制省级脱贫攻坚规划,为集中连片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市县编制融资规划和规划咨询报告50余份。注重教育扶贫,对贫困地区学生坚持应贷尽贷,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360亿元,覆盖26个省区市,2240个区县和2830所学院,累计支持贫困家庭学生1039万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君——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国家电网不断加快贫困地区电网建设。2016年至2017年投资1424亿元,完成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惠及贫困人口超过2900万人。未来将投资近1300亿元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和381个国家贫困县的电网改造,努力改造当地生产生活用电条件。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风、光、水等自然资源富集,实施西电东送不仅可以保证中东部电力需求,而且能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家电网先后建成了青藏联网、川藏联网、新疆电力外送等一大批电网重点工程,不断增强西部电力外送能力。2015年以来,已完成西电东送电量1万亿千瓦时,为西部经济发展助力。

  同时,国家电网的扶贫项目结网容量已经达到1612万千瓦,惠及218万贫困户。在国家电网定点扶贫的湖北、青海等地,目前已经建成7座县级集中光伏电站和24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产生的扶贫效益超过6000万元,为超过10万贫困人口提供了稳定的“阳光储蓄”。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沈翎——

  带动资本到贫困地区投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工作。一方面,开展定点扶贫。仅2017年,中央企业就在200多个定点扶贫县直接投入约50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57.3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近1600个,购买当地农产品2.3亿元。另一方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从解决贫困地区和群众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针对贫困地区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创造性地通过打造扶贫资本运作平台,用国有资本引导并带动各类资本到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投资。

  在2016年10月17日第三个国家扶贫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财政部参与发起,中央有关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有104家中央企业参与出资,共募集资金150多亿元,委托国投运营管理。连同此前设立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国投管理的产业扶贫基金总规模达到182亿元。自受托管理两只国家级产业扶贫基金以来,国投积极探索产业基金扶贫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基金方式助力产业化、市场化扶贫的新路子。截至2018年10月,两只基金已在贫困地区投资95个项目,投资金额140亿元,项目分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撬动超过15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矿产、制造、园区、旅游、电力、化工、建筑、医疗等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现代农业、资源开发、新兴能源、医疗健康、产销对接、产业金融、资本运作7大产业扶贫平台,带动了数十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文岗——

  以特长助国内外减灾扶贫

  要想富先修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发挥在基础设施行业的优势,助力国内国外的减灾扶贫活动,不但致力于基础设施领域的硬联通,还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推动项目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推出了连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幸福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交建注重当地员工的培训和技术人员培养工作。例如,在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当地提供超过4万个工作岗位,属地化比例达到95%。通过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为肯尼亚培养了大量新型产业工人,为其建筑业发展和当地社会注入了更多动力和活力。又如,在斯里兰卡港口城开发过程中,中国交建专门制定了渔民生计改善协会行动方案,为当地贫困家庭和渔民的健康保险、再就业、渔业设施维护等做了大量工作,让当地广大渔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交建还与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际减灾扶贫领域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发挥各自特长,为解决欠发达国家贫困问题献计献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副主任迈克尔·基恩——

  相对贫困亟待解决

  过去一段时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日益凸显,高收入人群的财富快速增长,与低收入群体的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是未来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人们在获取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差距,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二的财富再分配是通过消费来实现的。合理的政策可以通过税收手段将高收入人群的一部分收入分配到低收入人群之中。

  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在广大低收入国家,急需资金投入到教育、健康、供水、供电等领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公司亚太地区副行长尼娜·斯托伊科维奇——

  提供可持续的服务

  接下来的几十年,国际金融公司跟中国的合作将在以下领域进一步扩大:

  投融资方面。过去10年,国际金融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和贷款方式,将很多国外投资者带到了中国市场。

  绿色金融方面。国际金融公司发放了23亿美元贷款,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还推出了绿色金融银行框架,鼓励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主营业务。

  资本市场方面。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合作,通过发行熊猫债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国必须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不断发展电子金融,建立安全、可持续又普惠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发展、消除贫困中的特殊作用。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

  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亚开行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已经超过30年。上世纪90年代伊始,亚开行参与的很多项目都与交通有关系,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铁路建设等。之后与中国的合作进入第二阶段,从东部逐渐转向欠发达的西部,从交通逐渐拓展至城市化、污水处理等。亚开行不仅追求发展速度,而且强调发展的普惠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亚开行开始更多关注区域平衡发展问题,新实施的援助项目向农村倾斜,强调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确保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能实现充分就业。亚开行关注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后带来的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支持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帮助更多中西部劳动者接受专业培训、提供劳动技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收入。

  蒙古国开发银行董事长巴雅尔芒奈·米亚格马苏仁——

  加强合作期待共赢

  在蒙古国,扶贫工作也是一个重点。此前,蒙古国开发银行设立了一个近期目标,即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降低失业率,帮助更多人脱贫。2011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列出了一些给予重点贷款扶持的产业,包括基础设施、采矿、农产品等。蒙古国开发银行还承诺为广大民众提供新的就业机会、降低贫困水平。

  2005年至2013年,蒙古国开发银行与世界银行和中国合作开展了一些非常好的互利合作项目,例如地热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初步建立起基础设施网络。这些国际合作促进了蒙古国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蒙古国开发银行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希望与中方合作,共谋发展良机。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黄浩——

  为贫困群众做实事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成立脱贫基金,在电商脱贫、健康脱贫、生态脱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电商扶贫。阿里巴巴和云南元阳县合作推出扶贫计划,帮助当地1000家贫困户种植红米;开设扶贫频道,覆盖16个省份325个县,包含113个国家级贫困县。受助地农民在线上销售农产品,销售额超过260亿元。

  健康扶贫。今年7月,中国扶贫基金会、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共同发起成立“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为中国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提供保障,计划到2020年累计覆盖1000万贫困人口。

  生态扶贫。蚂蚁森林原来只是一个生态保护项目,阿里巴巴将其升级为生态脱贫项目,让环境治理和脱贫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