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成都武侯永康村:“葡萄树下盛开扶贫之花”

2018年09月04日 17: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扶贫项目落地了,如何让项目效益最大化?让帮扶对象切实获得收益?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永康社区多次组织党员到结对帮扶村——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进行调研,并制定了永康社区的精准扶贫计划。

葡萄树下系上认养“爱心牌”

  认养葡萄为帮扶对象找销路

  18岁的刘兴豪家住宝胜村10组,6岁那年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住着老旧的瓦房,客厅里没有电视机,仅摆放着一张方桌和零星的几把木椅,家里厨房也是“开放式”的,晴时透光雨时漏水。爷爷奶奶靠农作把刘兴豪抚养大,每年暑假,刘兴豪都要去镇上做暑期工,贴补家用。今年,刘兴豪考上了大学,原本一件喜事却因为学费成为笼罩在这个贫寒之家的阴云。

  “前一段时间我在镇上的一个教育机构做暑期辅导员,挣了两千多块钱,现在葡萄成熟了,就回来帮忙。”刘兴豪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宝胜村建起了连片的葡萄基地,他们家也参与了集体种植。“葡萄刚种上的时候,大伙儿都愁销路,现在有人认养,我们的基本收入就有了保障。”

  “认养”是怎么回事?在宝胜村面积约200亩的葡萄基地里,每个葡萄棚下都有一个红色小牌子,牌子上记录着认养人的名字。原来,永康社区党总支与宝胜村党支部结对为共建单位后,通过多次走访调研,了解到宝胜村以葡萄种植为特色,但是打开销售渠道,增加当地村民收入,一直是个难题。永康社区党总支在了解情况后,提出了“认养”这一销售模式,并经过详细讨论,确定由社区党组织全体党员自费对党建结对社区宝胜村种植的葡萄进行认养。宝胜村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以前当地农民种葡萄都是自产自销,一亩葡萄最多卖几千块钱,而通过葡萄认养,一亩葡萄能卖一到两万元。

  永康社区党总支书记邵仁静说,“输血”扶贫是为了让帮扶对象获得项目启动资源,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创造条件,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致富的路子,让扶贫项目动起来,成为村民们能立得住的“业”。

  刘兴豪算了笔账,葡萄销售的收入和认养费用,以及自己暑期工所挣来的钱除了够缴学费,还够大学里的生活费。“这样一来,家里其他作物的收入就可以留给爷爷奶奶改善生活,虽然现在依然困难,但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造血帮扶 给社区治理添项目

  “认养”期间,买主拥有自己的葡萄苗木,可以亲自见证葡萄生长成熟的全过程,还可以参与养护和采摘,享受田园乐趣。其实这种类似农业生态旅游的销售模式并不罕见,但永康社区打算结合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把“精准扶贫”与社区治理工作结合起来,让“葡萄认养”成为社区一项长期公益活动。

  日前,当第一批认养的葡萄成熟后,宝胜村为永康社区送来了一千余箱果实。社区党员志愿者们没有把葡萄搬回家,而是集中分装,挨家挨户送到每一户居民家中。“为辖区居民发放米和油,一直是永康社区集体经济的特色,不过这回为每家发了两斤葡萄,大伙儿总得问一声为什么吧。”邵仁静说,这样一来,“认养葡萄”就宣传出去了。

  “党员带头、居民参与”是永康社区在开展与宝胜村结对帮扶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洛带本来就是个旅游景点,宝胜村与古镇相距不远,村里的自然风景也是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因此‘认养葡萄’不只是简单购物,更是一种生活体验,还具有公益性质,党员们做好了表率,居民们就更有参与热情。”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居民共同参与公益活动,更有助于社区的和谐氛围营造,邵仁静说,永康社区将以“认养葡萄”为纽带与宝胜村紧密联系起来,未来会拓展更多的社区公益活动,激励全部居民参与。(邓章林 刘畅)


(责任编辑:朱洁英)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