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电视纪录片《崔家沟的故事》即将播出 鲜活展现革命老区扶贫事迹

2018年03月16日 17:4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6日讯 北京卫视纪实频道(《BTV纪实》频道)将于2018年3月18日中午12:00面向全国播出讲述沂蒙革命老区山东费县易地扶贫搬迁事迹的电视纪录片《崔家沟的故事》。

  《崔家沟的故事》聚焦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临沂市费县朱田镇崔家沟的易地扶贫搬迁事迹,回首贫穷的辛酸往事,展现政府的扶贫纪事,讲述百姓的变化故事。

  以史为源 寻找扶贫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临沂时曾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显现沂蒙革命老区的历史质感,诠释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是《崔家沟的故事》摄制组的创作方向。本片扶贫故事的发生地——朱田镇崔家沟,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在战争年代,八路军115师、抗大一分校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当时,沂蒙根据地有21万多人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涌现出“沂蒙红嫂”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凝聚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扶贫首先要扶的就是精气神。摄制组的车辆驶入朱田镇人民政府时,鲜明的标语“弘扬沂蒙精神,再造田园朱田”便映入眼帘。在朱田镇拍摄期间,人们随处可以听到《沂蒙山小调》的歌声。为了呈现沂蒙精神之“源”、扶贫搬迁之“根”,摄制组赶往大青山革命纪念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取景拍摄,突出表现崔家沟扶贫故事的历史内涵。

  纪录片开篇,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沂蒙山小调》悠扬响起,伴着婉转悦耳的歌声,沂蒙的锦绣山色浮现在眼前。正是在这片红色沃土上,革命先烈和沂蒙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了沂蒙精神。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的束缚,这片革命圣地常年无法摆脱贫困的桎梏。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扶持下,费县政府与革命老区人民发扬勇敢坚韧的沂蒙精神,拔穷根挪穷窝,走上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

  片中,崔家沟的中学生站在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摄制组透露,这组镜头并非安排好,而是摄制组在大青山纪念馆取景时,恰巧遇到的。据了解,搬迁后的崔家沟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观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接受沂蒙精神的洗礼。

  片中讲述的主要人物,费县手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卞成飞,是崔家沟勤劳致富的代表。她在搬迁后的朱田镇上创办手绣展厅,取名为“沂蒙大姐灵活就业基地”,与抗战时期“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红嫂一脉相承。

  片尾,《沂蒙山小调》再度萦绕耳畔,这次是“抗大小学”的孩子们将它唱起,沂蒙精神指引着崔家沟人民摆脱贫穷、苦尽甘来,也将带领着他们戮力同心、砥砺前行。

  以人为本 讲述思想之变

  《崔家沟的故事》导演表示:“我们要讲的是人物的故事和思想的变化。”摄制组选取了两对夫妻作为主要表现人物,以他们的婚姻故事为缩影,折射出整个崔家沟人民搬迁前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政府如何做通不愿搬迁老人的思想工作,在本片中大篇幅展现,老人们讲起自己生活的变化时,脸上浮现的笑容令人动容。

  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串联起扶贫事迹的点点滴滴。因为易地扶贫搬迁,昔日的贫山变为丰收的良田,破旧的瓦房换为舒适的楼房,山沟的村民成为社区的居民,往日的愁眉化为幸福的笑脸。这一切的变化,不仅来自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转变,更源于每一位村民思想的变通。

  以景衬情 呈现田园之美

  鳞次栉比的梯田、果木飘香的农场、颗粒饱满的花生、垂实如珠的板栗、色泽鲜艳的山楂,一一呈现在纪录片《崔家沟的故事》中,构成了一幅“田园朱田”的美丽画卷。《崔家沟的故事》拍摄正值丰收季节,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下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劳作的背影、专注的眼神、勤劳的双手,与田园景象相互衬托,呈现出崔家沟人民“再造田园朱田”的美好愿景。

  “家庭农场”和“农家乐”是片中美景的主要表现对象,崔家沟搬迁后空余出来的土地全部被改造成了农田,崔家沟的人民依然可以在他们的故土播种劳作。而“农家乐”是很多崔家沟有志青年利用家乡土地打造成的生态旅游园区。易地搬迁后,通往崔家沟的道路通畅了,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看看家乡的美景。

  《崔家沟的故事》将历史的质感、动人的故事、田园的风光呈现在观众面前,记录下崔家沟百姓搬迁后的笑容,记录下扶贫干部工作的不易,记录下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崔家沟的故事只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今后要走的路依然艰巨,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会有更多改天换地的奇迹故事发生。(王莉丹)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