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李恺:“一分田”育出“脱贫种”

2018年02月28日 09:3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农历正月初八,记者来到位于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的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时,只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在企业库房门口排起长龙。

  “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每天能往全国各地发20多车的种薯。这是我们的主打产品,也是当地群众脱贫的‘宝贝’。”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凯凯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恺告诉记者,近年来,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种薯主要销往全国马铃薯主产区,部分出口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当地已形成种薯繁育、标准化种植、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扶贫的关键是扶产业。产业效益高,群众的收入才能更好。”李恺说,她准备的两份提案,一个是关于做大做强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另一个是针对马铃薯加工环节中产生的汁水还田的对策建议。这源于她多年来在马铃薯产业中的思考。

  2013年,针对贫困农户种植种薯等级低、薯农收入不高的实际问题,凯凯农业与定西市陇西县、安定区联合开展马铃薯种薯“一分田”工程。企业每年向500户薯农贫困户按照每户400粒、种一分地的规模,免费投放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当年可产脱毒优质原种200公斤到300公斤;第二年这些原种可播种1亩至2亩马铃薯,生产一级种3吨至4吨;第三年可供20亩至25亩的大田马铃薯用种,同时企业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田间技术指导、栽培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等。

  几年来,“一分田”工程提升了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效益,而且每户贫困薯农年均增收2000元。

  “一分田用400粒原原种,成本只有140元左右。这点钱在扶贫资金投入中并不算多,但是带来的脱贫增收效果明显。”李恺认为,在定西乃至甘肃自然条件允许的贫困地区都可以复制推广“一分田”工程,让种植效益更高的种薯成为“脱贫种”。李恺建议,国家应从政策层面以及资金方面支持甘肃定西马铃薯种薯产业做大做强。(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