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内蒙古赤峰:从“旅游扶贫”到“旅游富民”

2017年08月15日 07: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罗 霄

  柔和的曲线,起伏的丘陵,绿茵如毡绵延,白桦点缀其间。10余天就换一茬的百花世界,勾勒出一幅幅油画般的美丽画卷。四季分明的自然风光使得这里成为“休闲者的胜地、观光者的乐园、摄影者的天堂”。这就是风情独具的乌兰布统草原。

  精准扶贫 旅游先行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与蒙古高原接壤处,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近10年来,八一、长影、北影等影厂在这里摄制了百余部影片。“《还珠格格》《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都是在这里拍摄外景。”乌兰布统苏木党委书记姜惠勇对《经济日报》记者说起这里的旅游资源,如数家珍。“我们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取得了明显效果。2016年从事牵马服务贫困户142户,人均收入4100元;从事自驾车服务贫困户34户,人均收入9000元;从事旅游餐饮服务贫困户17户,人均收入12000元;从事赶马车服务贫困户15户,人均收入4300元。”

  许志伟、许玲玉兄妹俩将元宝山嘎查12户贫困户异地搬迁留下来的30多间“板夹泥”土房“就地取材”,把贫困户拢在一起组建大蚂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搞起了“农家乐”,餐饮、住宿、劳动体验等生意火爆。“我家有三四个旧房租给大蚂蚁,每个房间租金500元一年。我在这打工做接待,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今年51岁的李桂枝高兴地告诉记者。

  夜幕降临乌兰布统草原,饱尝一天美景美食的游客纷纷入住度假村蒙古包,音乐响起,篝火歌舞晚会又开始“炫”起来了……

  “克什克腾旗以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推动旅游发展,让美丽的风景成为老百姓脱贫的钱袋子。”克旗旗委书记边中悦对记者说。

  2016年,克什克腾旗接待国内外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占赤峰市的1/3和1/5,均位居全市首位。

  “精准扶贫,旅游先行”。克旗优先安排资金投入旅游产业,2015年以来全旗投入资金40余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坚持‘重点帮扶、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思路,构建全域旅游推动脱贫攻坚发展大格局。”边中悦说。

  克旗还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引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旅游+”产业。贫困户将山林、草原、果园、土地、房产等资源量化参股,参与分红。岗更嘎查贫困户布仁特古斯将自己家的400亩草牧场流转给贡格尔草原游牧文化部落,一次性签订10年合同,“每年一次性付款2.5万元,不说分红、务工、卖土特产等收入,就这一项,我家就脱贫了。”他说。

  目前,克旗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45万人。自2014年以来,通过“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从事旅游产业带动76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占总贫困人口的32.8%;脱贫2110人,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2%。

  全域布局 兴业富民

  赤峰市具有独有的花岗岩石林、举世罕见的大型冰臼群、欧陆特色的克什克腾草原、一望无际的八百里瀚海玉龙沙湖、驰名中外的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等人文胜境。借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赤峰市打造了一批风格不同、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精品村。“我们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和依托合作社发展旅游扶贫,效果明显。”赤峰市长孟宪东说。

  2016年赤峰市11个贫困嘎查村利用“三到村三到户”资金495万元投入7个旅游产业合作社和3个旅游产业发展公司,覆盖贫困户785户、1744人,户均增收1180元。流转283户贫困户土地3000多亩用于旅游开发,户均增收1060元。

  目前,赤峰全市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合作社达16076家,与旅游扶贫相关的有118家,通过经营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林果采摘、出售土特产品等多个项目,覆盖贫困户1077户,2635人,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据悉,2016年赤峰市旅游接待人数14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28亿元。2014年赤峰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8万人,至2016年底,已有28万人脱贫。赤峰市委书记段志强说:“我们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全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