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6月1日
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
5月22日,前几天还在飘雪的上滩村终于有了点春意,田野开始泛绿,路旁的柳树林也开始冒出了嫩芽。
趁着天好,60岁的吉更来,意气风发地乘坐三轮小货车又出门了。“村里的畜棚项目马上就下来了,很多村民要盖牛棚,肯定需要大量的钢筋,我去周边村庄收点钢筋回来,到时候赚点钱补贴家用。”吉更来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昨天收了200多根4.5m的钢筋,全卖掉的话差不多能赚个600多块。
不见吉更来本人,你可能就以为他是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根本想象不到他是位没有双脚的残疾人。听村里人说,他2岁左右不小心从炕上掉到火坑,导致双脚截肢。不过,身残志坚的吉更来并没有向命运低头。
“我30多年前就开始做小生意了。”吉更来谈起自己的残疾并没有避讳,他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双脚,地里活干不了,走路也只能跪着走,但对于生活,他并没有悲观。
“最早的时候做的是蔬菜生意,因为我们村子偏僻,海拔高,蔬菜很难长,我当时就想着如果去县城批发点蔬菜回来卖肯定能赚钱。”谈起做买卖的往事,吉更来眼神里透出一股坚定,“那时候路不好走,赶着马车去县城得三天才能回来,但拉回来四五百斤菜,两天就能卖完,虽然辛苦,但能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生活也算过得去。”
吉更来的幸福生活应该是从24年前娶了藏族媳妇德保开始的。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活压力。记者采访得知,德保当年是带着一儿一女改嫁过来的,由于当时两个娃娃小,一家子生活的压力全落在了吉更来身上,原本还算凑活的日子也变得十分紧巴。
为了让媳妇娃娃日子过得好点,勤劳的吉更来变得更加勤快,不管刮风下雨,不是在去县城拉菜的路上,就是在卖菜的路上。“辛苦不算什么,最让我难过的还是媳妇娃娃的户口一直迁不过来。”吉更来说,媳妇和娃娃在上滩村已经生活了20多年,可户口一直都在祁连县,每年都跑派出所,得到的回复就是“迁不了”。
2015年10月,刚刚驻村的第一书记周丹文得知情况后,跟吉更来打包票,“一定想办法帮你媳妇把户口迁过来”。有了这个包票,压在吉更来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也就是那个时候,执拗的吉更来才决心要盖新房。
吉更来和媳妇德保和驻村第一书记谈办户口的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村委会主任张坤得告诉记者,吉更来以前住的房子是土木盖的,由于年代长了,柳木被虫蛀得厉害,雨雪天都会漏雨漏风,“我们劝了他很多次,危房改造可以享受国家补贴,他就是不同意。”
记者好奇地问,为什么迟迟不愿意盖房子?吉更来用力地吸了口烟说,“我这两年身体不好,想着如果我走了,他们户口办不过来,即使盖了新房子媳妇娃娃住在这也没有意义,还不如不盖,省点钱给他们娘俩。”
去年6月,在村干部的敦促下,吉更来的新房终于竣工了。今年3月,在村干部的积极协调下,媳妇和娃娃的户口也都迁到了村里,“家里的户口本再也不是我一个人了。”如今,住在宽敞的砖房里,吉更来除了欣喜就是感谢,“盖房子国家补贴了4.5万元,算下来我自己只花了4万元,我是打心底里感谢国家和政府。”
吉更来小心翼翼地拿出久违的户口本给媳妇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谈及今年全村要脱贫摘帽的目标,吉更来信心满满地说,家里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女儿出嫁了,儿子也长大在外务工,每年挣个二三万没问题,自己也忙惯了,闲不住,除了在村里收点废品,天气好还会乘着村里人的三轮小货车一起去周边村里收点废铁,平均每天也能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国家对我们这么照顾,我们也要好好努力,坚决不拖后腿”。
在上滩村,像吉更来这样身患残疾贫困户有34人。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并没有失去脱贫致富的斗志。
今年52岁的许峰和媳妇是村里一对出名的勤劳夫妻,尽管夫妻俩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小儿麻痹症,又无儿无女,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从未停歇。
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许峰夫妇在村里的公益岗位是担任环保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相比媳妇的行动不方便,许峰走路算是很灵活了。这天下午,许峰拿着钳子前面走着,媳妇拿着纸箱后面缓缓跟着,夫妻俩又来到了村里唯一的主干道边上。“最近忙了点,因为村里要建美丽乡村。”许峰告诉记者,他和媳妇是村里公益岗位上的清洁工,主要负责从药水桥到套拉桥这段路两边的环境卫生,“这是个轻松活,一年下来也能拿2000块呢。”
上滩村有34名残疾人,但他们身残志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创造美好的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其实,许峰一家的支柱产业应该是家门口的饲料加工机。许峰告诉记者,3年前,他斥资6000元买了一台饲料加工机,“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牛,冬天牛都在家圈着,主要靠吃饲料,我们这个自然村正好没有饲料机,我就下狠心买了一台。”一笔收益账也让许峰觉得“物超所值”:一袋饲料加工费3-4元,只算冬天牛圈在家的5个月左右时间,加工饲料就能收入1万多元。
如今,享受了危房改造的补贴,住进了新盖的砖房,看着55寸的大彩电,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现在的生活,我们已经很满足了,现在不仅是脱贫了,我们还要奔小康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