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村里娃娃的“六一”心愿

2017年06月01日 14: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31日 

  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 

  临近6月,位于三县交界、霜冻期长达6个多月、海拔3100米的上滩村,春意才日渐浓郁。最明显的就是,山上茂密的植被开始泛绿,香柴花、杜鹃花等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争相开放,引来了不少村民采摘欣赏,特别是村里的娃娃。

  10岁的白忠婷放学一到家,来不及等着奶奶一起,就和几个小伙伴上山赏花去了。白的、粉的、蓝的、黄的……满山遍野的花儿成了娃娃们玩乐的天堂,山谷中,不时传来的嘻笑声响彻山谷。

  听见奶奶呼喊,白忠婷一手一把采摘的杜鹃花,蹦蹦跳跳地从山坡上回来了。一到家,她就翻出两个塑料水杯,盛满水,小心翼翼地把花插进水杯,白色的一束,粉色的一束,放在茶几上端详着,开心极了。

看着亲手采摘的杜鹃花,小婷开心极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白忠婷是幸福的,因为她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白忠婷的生活又是残缺的,因为从她开始记事,对妈妈的印象就很模糊。爷爷白才项介绍说,小婷3岁时她爸爸妈妈就离婚了,“主要怪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有1块花2块,又不肯出去打工,对家里事、对娃娃上学也从来不问。”一谈到儿子,白才项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娃娃现在读二年级了,至今还欠幼儿园4800元学费。

  坐在一旁的白忠婷,身材高挑纤瘦,十分腼腆,躲在奶奶身后不时地漏出洁白的牙齿。白才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小动物,前两天跟我说能不能养只小狗,正好邻村的亲戚家生了好几只,这不马上也要过节了嘛,我就去要了一只回来送给她。”

结对帮扶单位,青海环境地质勘查局水文地质勘查院院长王万平给小婷送来了六一礼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可能是听到爷爷说起小狗了,小婷立刻起身跑了出去。不一会儿,笑嘻嘻地抱着小狗进了屋。没有多余的言语,小婷抱着小狗坐到了我身旁,我能感受到她是想跟我分享她的宝贝。“好漂亮的小狗,它平时睡哪啊?”我试图打开小婷的话匣子。这方法也果然凑效,小婷告诉我,“狗狗平时住在火房。”说完还特意带我去火房看,“奶奶不让小狗跟我睡,说睡火房里暖和。”

  从小婷的话里,我听出了一丝遗憾,便趁热打铁问,“马上儿童节了,我送你一个毛绒玩具吧,可以让它晚上陪你一起睡觉。”“嘿嘿,好……”小婷的回答声音很小,但从她的笑容里我已经听出了她的意思。

  特殊的环境,让村里娃娃生活得简单快乐,同时也催熟了她们的心智。对于7岁的吉素妍来说,最亲最爱的人就是爷爷奶奶。扎着两个辫子的妍妍,坐在爷爷身边时,小手紧紧拉着爷爷的手。

结对帮扶单位,西宁卫生监督所给妍妍送来了六一礼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妍妍的爷爷吉玉正说,妍妍出生1岁后,她妈妈就走了,前年来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回来,她爸爸在成都打工也已经两年多没有回来了。吉玉正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妍妍妈妈第一次来村里时说的话,“这地方太穷了,我肯定是待不了的。”

  妍妍妈妈是广东人,和她爸爸在成都打工时相识,自从来过一次村里后,就一个人跑回广东了。“这么多年,她妈妈有时也会寄点衣服过来,妍妍都不要,也不肯穿,打电话来,她也不肯接电话,说,‘她都不来看我,我接她电话干嘛,也不要她给我买东西。’”吉玉正说,妍妍一直和姑姑比较亲,有的时候都会管姑姑叫“妈妈”,她说“姑姑比妈妈好”。

  我问妍妍,“马上儿童节了,你想要什么礼物吗?”可能我问得有些唐突,妍妍摇了摇头说,“不要。”正好这个时候,吉玉正突然咳嗽了几声,懂事的妍妍立刻跑到爷爷身边,握紧爷爷手。

沙发上一堆毛绒玩具中,妍妍最爱熊猫,或许是因为那是爸爸从成都买回来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前段时间她爷爷住院,妍妍每天放学回来都问我,爷爷怎么还不回来,晚上躺在床上还要掰着手指数一数,爷爷已经住院几天了,怎么还不回来……”说到这,妍妍奶奶忍不住眼眶发红,她说,她爷爷这肺心病已经有10多年了,每年都要住院好几次,已经欠了亲戚好几万元了。

  床边的氧气罐还不停地在冒泡,刚刚出院的吉玉正每天还需要吸氧补充体力。看着妍妍把爷爷的手抓得紧紧的,相比所谓的节日礼物,或许爷爷的健康就是她内心深处最直白的愿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