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记者蹲点笔记②河南省三门峡市卫家沟村:天时人事日相催

2017年05月22日 14: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袁 勇

  △ 张英军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班上只有4名学生。

? 卫家沟村利用学校的房顶安装光伏发电项目,改变了村内无集体收入的历史。

  与往年一样,5月份的卫家沟村格外美丽。遍布山间的槐树开了花,每当轻风吹过,总会带下几片花瓣,清新的花香在山间飘荡。

  与往年又不一样,今年5月份,以往寂静的小山村变得格外热闹,修路、搬迁、安装光伏发电板、建文化广场、打造养猪基地……一个个扶贫项目陆续落地,贫困村迎来一场巨变。

  山窝里有个“老黄牛”干部

  没有人比村党支部书记宁有录更熟悉卫家沟村。全村305户村民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方圆9平方公里的山窝里,每一户他都不陌生。“走了几十年了,每一家在哪个旮旯,我都记得清清楚楚。”宁有录说。

  17岁当生产队长,然后当村主任,接着当了21年村党支部书记,65岁的宁有录一辈子的梦想是拔掉卫家沟的“穷根”。“卫家沟缺水,没有足够的水灌溉耕地,收成全靠老天爷。村里没有资源也没有钱,想搞点项目脱贫都没法下手。”宁有录说。

  直到近些年,扶贫政策一项接一项落地,卫家沟因此大变样。“真没想到扶贫力度这么大。”宁有录说,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也让他觉得很欣慰,“驻村干部都很年轻,文化水平很高,这些条件我都不具备。有了他们的帮助,工作效率高多了”。

  尽管扶贫队伍壮大了,宁有录的作用却没有减弱。扶贫政策落实到户,有人因为不符合标准得不到政策帮扶,心理不平衡。这时候,宁有录的威信就发挥了作用,村民们愿意听他的,因为他办事公道。

  村内有一户人家,曾因琐事与宁有录发生矛盾。这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秋收的时候,宁有录主动去帮他家收粮食。村民们都不理解,宁有录却说,“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我是村支书,我不管谁管”。

  宁有录的威信就这样一点点树立起来,村里有什么争执,村民有什么不满,只要他出面就能解决。“卫家沟这个贫困村能这么稳定,老支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任劳任怨,是典型的‘老黄牛’,是村民的‘主心骨’。”硖石乡党委书记段晶感叹道。

  4月15日,在区里和乡里连续开了两个会后,宁有录回到村里已经是晚上9点。睡觉前,他觉得右腿有些麻,急忙让孙子送他去医院,诊断结果是脑梗塞。医生让他好好休息,他在医院待了半个月就急急忙忙出院了。“你来村里的前一天,我刚出院。”宁有录笑着对记者说,“没办法,事情太多了。我一把年纪了,卫家沟早点脱贫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年轻的驻村扶贫干部

  来到卫家沟村任第一书记快两年了,29岁的许晶莹有时仍希望自己还是个学生,能够在学术道路上走下去,“我读大学时的两个室友,现在一个读博士,另一个读博士后,我每天在村里待着,偶尔想起来,会觉得心有不甘。但更多时候还是鼓励自己,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就要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

  2013年,许晶莹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到三门峡市陕州区林业局工作。2015年7月,她被安排到卫家沟村任第一书记。当时,她的孩子才出生8个月。“我们区里有政策,2013年以后工作的硕士生都要下基层,我就被安排到了卫家沟。”许晶莹说。

  一到卫家沟,现实条件就让她立刻感到了不适。她说:“太缺水了,村里只有一口机井,村民只能去机井里挑水,储存在水窖里。用水时我都觉得心疼,能省就省。”另一个让许晶莹觉得十分为难的事就是上厕所,“刚来时我住在村委会,厕所离得很远。为了避免晚上上厕所,我就尽量不喝水”。

  2016年4月,31岁的陕州区委办公室干部徐肖辉也来到了这里,加入了驻村干部队伍。“为了推动卫家沟脱贫,区委办被确定为卫家沟村的帮扶单位,当时要派人组成扶贫工作队,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我觉得扶贫工作对我来说义不容辞,立刻就同意了。”徐肖辉说。

  过得了自己的心理关,家庭关却不好过。徐肖辉的孩子只有3岁,驻村意味着他要牺牲很多和家人共处的时间,“刚跟我妻子说要来驻村的时候,她不同意,说孩子太小。后来我反复做工作,她才同意”。

  徐肖辉加入扶贫工作队后,许晶莹觉得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容易多了,“我们各自的单位领导都很支持我们,遇到问题寻求帮助时,区委办和林业局都给予我们很大帮助”。入户调查、协调扶贫项目、宣传扶贫政策……两位年轻的扶贫干部日夜忙碌,难得休息。“看着扶贫项目一个个落地,看着村里的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徐肖辉说。

  怀揣梦想的“养猪倌”

  5月9日晚上,卫家沟村民宁从军在猪圈门口的床上睡了一宿,因为他养的一头母猪刚生了13个猪仔,他得一直照看。这两年,宁从军度过了很多类似的夜晚。

  宁从军54岁,身材瘦小,却是个大胆的人。说他大胆,是因为他是卫家沟村为数不多能折腾、敢折腾的人。宁从军以前在外打工,2015年,他感觉年龄渐大,就回到了村里。虽然回到了村里,但脱贫致富的想法却越发强烈,他借了十几万元,买了15头母猪,想通过养猪脱贫。

  然而现实不遂人愿。第二年春天,15头母猪产下的100多只猪仔陆续得病。“那几天,我急坏了,到处找医生,白天黑夜不敢离开猪舍,几天几夜睡不好。”宁从军说。最终,小猪只存活了十几只,母猪也死了三只,宁从军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外债。

  这时候,区里派出的扶贫工作队来到了卫家沟,为每个贫困户安排了一对一的帮扶队员。区林业局干部尤龙被安排与宁从军结成了帮扶对子。

  尤龙了解到他养猪失败的经历,决定帮他从头再来。“那时候我感觉宁叔受打击很明显,不愿意再干了。但是跟他交谈后,我觉得宁叔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也特别勤劳,我就劝宁叔继续干,我来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帮扶。”

  “中!”受到鼓励后,宁从军决定再“搏”一次。

  随后,尤龙帮宁从军联系技术人员上门讲课,还安排他参加政府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一心要脱贫的宁从军去培训班学了7天,深受启发。“学到的防疫技术对我帮助很大,我感觉到自己上一次失败是有原因的。”

  从培训班“毕业”回来,宁从军又开始了新一轮养殖。去年11月份,一窝窝小猪仔出生了。“我按照技术员说的方式做,小猪很健壮,成活率达到九成以上。”宁从军放心了。

  宁从军不仅爱学习、爱钻研,也能吃苦。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他租了20亩地,种上了小麦和玉米。

  宁从军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打扫猪圈、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喂猪……一圈下来,已经是早上8点。匆忙吃几口饭,夫妻二人就下地干活,除了回家吃饭和喂猪,两人一直在地里“泡着”,直到晚上。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过几天,30多头猪就要出栏了,宁从军算了一笔账,一头猪能挣400多元,这一次能净赚1万多元,“现在我就有回头钱了,后面慢慢就步入正轨了,生活更有奔头了”。

  可是,就要搬到城区安置小区的宁从军却犯了难:“城里哪有地方给我养猪,是不是不能继续干了?”对此,硖石乡党委书记段晶解释道,“村里引进了养猪场项目,优先把猪舍租给贫困户和养猪户,猪舍都是标准化的,还有技术人员指导,去那养比你现在省劲多了,我们还指望你当脱贫致富带头人呢”。

  扎根山沟的老教师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卫家沟小学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在这个贫困山村里,卫家沟小学是一所“富小学”,它的校舍是村里最好的建筑,有村里难得一见的电脑、篮球和乐器等教学器材。

  58岁的张英军从教已39年了,是卫家沟小学教龄最长的老师。张英军今年教一年级,班里只有4名学生,还有两名是不到学龄的“插班生”。“来这里上学,学校按照学龄儿童政策,免所有费用。”张英军说。

  事实上,卫家沟小学现在只有6名老师和16名学生,他说,“大概10年前,学校里有200多个学生。后来村民们逐渐都出去打工,把孩子也带走了,学生每年都在减少,前年是33个,去年是28个,今年只有16个了”。

  尽管学生越来越少,但是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2011年,当地政府投入58万元修建了现在的校舍,2014年,又投入十几万元建造了多媒体教室,购买了音乐、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器材。为了让老师跟上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当地教育部门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对老师进行教学培训,现在6名老师都已经学会了使用电脑制作和讲解课件。

  不穷教育,就不能穷教师。近年来,当地教师的收入越来越高了。“我当老师近40年,最低的时候拿过9元钱的工资。近些年,政府对老师的待遇越来越重视了,今年又给我们提了工资,我现在的工资是4800元。”张英军说。

  稳定的收入让老师们少了生活上的压力,能够踏实地教学。刘守亭老师说,“我们都来自农村,年龄也大了,在音乐、美术这些课程上教学不够专业。但是语数外上我们不差,孩子们的成绩不输城里学生”。

  老师们还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现在我们开家长会,基本没有不来的,这也是卫家沟一个重要的变化。”吕俊星老师说,让他们忧虑的是等他们退休了,教师断层怎么办。同时,他们担心学生越来越少,他们会被调到其他地方。

  种种忧虑并未影响老师们的责任心。“不管以后怎样,只要我们还在这里,就会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宁红方老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