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河北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办好教育拔“穷根”

2017年05月12日 09:1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河北省赞皇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是个山区县、老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区人口占了九成,学校分布点多面广,办学规模较小,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

  对于家住土门乡龙堂院村的商铅梓来说,上一个好中学是她的梦想。如今,她已是赞皇县第二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以前在乡里上学,条件差,来到二中后,这里所有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8人间的宿舍整洁舒适,老师教学水平也很高……”她说。

  和她一样,有3000多名来自山区的孩子在这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颇强的寄宿制中学学习与生活。

  “2011年,赞皇作为石家庄市确定的试点县,率先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县委、县政府把二中建设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建设总投资近1亿元,当年投入使用,把5个深山乡镇所有的中学生都集中到这里。”赞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宫国恩说,通过让山区学生到县城来上学,带动贫困山区的农民到县城务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用教育拔除“穷根”。

  石家庄市西部山区相对贫困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条件差,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也是教育发展的薄弱地区。

  “前些年,我市先后采取综合扶贫、产业和项目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均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群众之所以长期贫困,主要在于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脱贫致富技能。”石家庄市财政局教科文处处长王素敏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必须让山区孩子下山读书、就业,引导家长融入城镇。

  为此,石家庄市在乡镇政府驻地或较大的中心村,新、改扩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在6个山区县县城或周边分别新建1所寄宿制初中,按规定配备完善的生活、教育配套设施,转移安置全部深山区初中学生。

  据统计,石家庄市自2011年启动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以来,累计投资8.18亿元,新改扩建学校82所,转移安置深山区学生49035名,13500名家长走出大山、进城务工,直接惠及21.6万贫困人口。

  赞皇二中是石家庄乃至河北省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一个典型。

  据介绍,赞皇县累计投入1.58亿元,新建改建项目学校15所,新建项目34个,基本实现了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和职业教育大提升的目标,目前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在校生7515名。“与2012年前乡镇无学生升入重点中学,更没有学生考入重点大学相比,2016年首届山区教育扶贫毕业生57人,全部考上大学,其中一本上线14人。”赞皇二中校长焦立杰说。

  “为帮助山区百姓减贫脱贫,让山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增强贫困山区发展后劲,我省加快了贫困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河北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王红卫说。

  记者从河北省财政厅获悉,为确保省级财政教育扶贫资金足额落实,河北省每年在安排教育支出预算时,都对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资金、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资金优先作出安排。2016年全省财政总支出6038亿元,其中财政教育支出1131.6亿元,占比18.7%。

  “2015年,省委、省政府明确在37个山区县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通过实施优化山区教育布局、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5项重点任务,到2017年使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要求,使山区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山区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河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调研员宋华说。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