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跟着老书记逛坎子山村 听一曲幸福山歌

2017年05月08日 14: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8日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

  五月的坎子山,天气依旧很凉,裹上件外衣,还有些瑟瑟发抖。一早,水汽还蒸氲着大梁山,轰隆的挖掘机已经开始动工,裸露的岩石、潮湿的泥土、忙碌的工人……整个坎子山村就是一个建筑工地,到处都在翻修建设。

一大早,挖掘机叫醒了宁静的山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今年63岁的村支书魏登殿看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访,手一挥:“走,跟我逛坎子山去。” 老书记带的路,不是寻常路,爬石过坎,踏草踩荆,差点四脚并用,终于爬上村南边最高的山头。

俯瞰坎子山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千亩华山松,已近一米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眼前这5000亩华山松是魏登殿的心头宝,2012年,魏登殿去陕西考察,发现华山松效益好,于是买来种子回村栽种,等十年成长期一到,一亩地华山松一年产果能收入大几千元,每家每户能增收三四万元。魏登殿说,脱贫攻坚,非发展产业不能,坎子山穷,就穷在没有产业基础。虽然村里如今有了高山蔬菜、家家户户都在放羊养牛,但要实现长久稳定地致富,产业发展还需“长短结合”,既要有眼前看得见的收入,也要有未来想得到的利益。华山松就是坎子山村未来的致富树。

正在动工的旅游公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旅游产业也是魏登殿打的另一个长远算盘。这条正在动工的路是一条旅游通道,路的尽头,曾经村里的佛教遗址宝塔梁将被修复,与山西边的清真寺遥相呼应。坎子山并不缺乏旅游资源,万亩石林、奇秀溶洞、清真寺、回民一条街、以及炎夏时节如秋的天气,都是引人入胜的好卖点。但因为闭塞的交通,长久以来,坎子山村美在深山无人识。去年,坎子山村被评为湖北省地质公园,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几千万元用作地质公园保护建设。同时,十堰市旅游局每年投资20万元,开发旅游新村。这个世外桃源终于要被世人识得庐山真面目。

村里的一草一木如何安置,老书记心中一清二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站在山之颠,老书记指点他的“江山”,村里哪一块地适合用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哪一块地应该用来稿种植业,哪一条路还需要拓宽延伸,在他心里都有张细致的规划图,这张图里,有坎子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坎子山的每一个老老少少。

常年逛村考察,魏登殿开辟了多条不为人知的山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被遗弃的老房子时不时会出现在眼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一年后,这些荒地将变成良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老书记说,“不走回头路。”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独辟蹊径而下,下山的路本来没有,老书记走得多了,也就有了。途经的这一块100多亩荒山野谷,今年将被平整出来,统一分配给易地扶贫搬迁户,做耕种之用。坎子山目前已经搬迁了47户,在山坳下、深谷里,常常可见被遗弃的土砖房,破败又孤独,院子里长满野草和青苔,他们是坎子山村的过去,也映衬着坎子山的现在。

背着柴禾回家的李孝兰奶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偶遇背着柴禾回家的李孝兰奶奶,李奶奶今年79岁,和已经50多岁的儿子陈涛相依为命,今天儿子在村里的养猪场上做工去了,剩她自己与小狗为伴。虽然已到耄耋之年,李奶奶腿脚利索,种了几亩地,还养了几只羊。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李奶奶家脱贫尚可,致富却难。魏登殿说,对于这种情况,村里以帮扶为主,李家享有低保、养老保险等多种兜底政策,村里建设施工有用人之需时也会优先考虑李家,补贴点做工钱。

说得兴奋之余,魏登殿高兴地哼起了小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好美的坎子山啊!”绕了大半个山村,魏登殿时不时感慨,兴奋之余,还即兴唱起了山歌。这个他生长了60多年的地方,在他眼里似乎从不曾褪过色,反而常看常新。听见记者在身后取笑他的歌声,老书记一脸憨态,回头问:“我这算穷开心吗?”不,看着坎子山村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居及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记者想,“您这是真开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魏登殿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