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江西赣州产业扶贫调研与思考:为老区振兴发展夯实根基

2017年04月20日 08: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阅读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革命老区赣州的扶贫和发展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把赣南的扶贫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仲春时节,《经济日报》调研组来到革命老区赣州,深入兴国、瑞金、寻乌、安远和章贡区等县区,对这里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调研。

  在赣南,记者采访了社会各界人士,有市县领导、乡村干部、贫困群众以及长期从事扶贫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大家对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介绍和记者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晰的图景。

  下图 江西瑞金叶坪乡重点发展蔬菜产业,以此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图为田坞(九丰)现代高效农业园中的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经济日报记者 杨国民摄 

  上图 江西安远县孔田镇设立电商扶贫帮扶服务中心,推动了当地农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销路。经济日报记者杨国民摄 

  发展现代产业是必由之路

  赣州位于江西的南部,也称赣南,是江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门对赣州的扶贫力度不断加大,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有了巨大发展,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贫困农民的住房大为改善,土坯房基本绝迹,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但是,目前赣州大多数县属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覆盖面仍然较大。据2015年统计,全市970万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0万人,所辖18个县市中,有11个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正像各地扶贫遇到的问题一样,即使一些已经实现了脱贫的农户和片区,扶贫的成效并不十分稳固,根源在于缺乏坚实可靠持久的经济依托。

  一路走来,记者始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彻底消除赣南的贫困,怎样才能通过扶贫不仅解决赣南贫困问题,而且为它走向一个光明发展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说,赣州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抓手,是与赣州目前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若干意见》,给赣州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很多年。现在,干部群众心里都很明确,赣州要发展、要彻底摆脱贫困,发展现代产业是必由之路。

  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黎建华家宽敞明亮,有三层楼,屋顶还装上了太阳能板。黎建华说:“我老伴骨股头坏死,生活条件一直不好。2010年新农村建设,政府帮忙住上了这个新房子,现在又给安上了太阳能,一年有近5000元收入呢。”

  古坑村第一书记李玉华是赣能集团的帮扶干部。他告诉记者,这家其实已经脱贫,但如果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就返贫了。为了彻底脱贫,需要在太阳能这些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的产业上做文章。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安装5000瓦太阳能需要38000元,现在安装公司优惠6000元,县财政奖补5000元,还可申请贴息贷款27000元。办完手续后,帮扶单位赣能集团对贫困户补贴8000元,一般农户4000元。算下来,贫困户花不了什么钱,“装上后,太阳能板可以至少用15年,每户每年可以有5000元至6000元的稳定收入,脱贫就有了可靠保障”。

  赣州市政协主席刘建平在扶贫一线工作了十几年,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赣南和其他很多地区一样,经过多年的扶贫,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当务之急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根本脱贫。救济式扶贫只能管住一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产业扶贫则可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扶根本,也是扶长远。

  今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这一要求为进入决胜阶段的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