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碧桂园的“扶贫经”: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一个不能少

2017年03月02日 10:0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原标题:碧桂园:回馈社会 精准扶贫

  2016年12月10日,“1+1”精准扶贫项目的碧桂园志愿者赴广东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桂田村给村民送温暖

  2016年11-12月,碧桂园广东清远市佛冈县精准扶贫技能培训项目维修电工培训现场

  2015年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并将其写进全会公报,正式吹响了打赢“十三五”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但要让现有标准下全国上千万贫困人口在短短5年之内全部迈入小康,显然充满挑战。为扶贫,国家财政投入力度空前,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

  如果说2016年是脱贫攻坚首战之年,那么2017年就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要突破光靠国家大力扶持显然不够,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作为占我国经济超过半壁江山的非公经济的代表,民营企业能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值得深思。在广东——这片民营经济活跃的热土上,根植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在谋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回馈社会,探索基层扶贫的多种模式。

  碧桂园的“扶贫经”

  碧桂园自2010年以来捐赠超过13亿元人民币,用于在广东省内开展六大扶贫项目,分别侧重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向。多年努力结出累累硕果,不仅从物质上改变了帮扶对象的命运,更在精神上给予了受助人群信心。

  除了广东,碧桂园的“扶贫经”还念到了省外,继2007年四川整体扶贫项目之后,更于2016年底率先在广西落地了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因为这些成就,碧桂园及其创始人杨国强历年来获得多项荣誉,例如2011年,碧桂园获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5年,杨国强获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2016年杨国强又获得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等等。

  碧桂园扶贫的案例对于研究如何号召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扶贫 授人以渔

  杨国强年少家贫,得益于政府的资助才不致失学,接受教育最终有了今日的财富和成就。这段经历不但坚定了他日后回报社会、扶贫助困的决心,更影响了他对回报社会方式的选择,在众多的扶贫模式中,他首先看中的就是教育扶贫。

  从1997年拿出100万元设立扶助贫困大学生的仲明助学金到2002年拿出当时身家的一半创办了一所全免费的私立高中国华纪念中学,杨国强和碧桂园始终坚持教育扶贫的理念,用十六字来概括就是“教育扶贫,授人以渔;一人成才,全家脱贫”。正因如此,碧桂园不久把目光瞄向了职业教育扶贫。

  2007年,碧桂园参与帮扶四川马边、甘洛2个国家贫困县项目,杨国强亲自参与制定扶贫方案,其中捐资3000万元在2个县分别建起了职业高中。他希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子掌握技术技能,将扶贫扶到根子上。

  2012年,杨国强开始探索另一种教育扶贫方式,他决定把职业教育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经过详尽的走访调研,首先选择在广东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启动技能培训下乡项目,免费为当地16至60岁的有意愿适龄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同时还帮受训村民联系就业。

  在水头镇大获成功之后,2014年扩大到5个村继续沿用。到2015年底,该项目总共投入2500万元,1.7万人从中受益,近四分之一的人通过推荐就业进城工作,平均收入提高约20%。这个项目证明,技术技能真能让人脱贫致富、改变命运。

  结合过去4年经验,碧桂园2016年底在水头镇推出了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的升级版,不再针对所有人,而是专门面向当地贫困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力求做到“培训一批、就业一批、脱贫一批”。

  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一个不能少

  “一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家庭陷入贫困无力逃脱。要彻底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问题,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0年,杨国强经过考察,决定在广东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开展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围绕产业进行全村改造。碧桂园派驻技术人员,建立苗圃示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并按市场价提供种苗,因苗木成本高,碧桂园为村民垫付50%—90%的种苗款,农户卖了之后再还本。另外,苗木栽培达标,碧桂园初期包销,后续带动村民走入市场。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理念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2011年,碧桂园把树山村经验移植到了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的对口扶贫项目上。

  2016年,碧桂园响应广东省号召,积极参与东西协作扶贫,把扶贫的目光转向了相邻的广西。

  回馈社会 精准扶贫

  实际上在以产业扶贫为代表的精准扶贫概念出现之前,碧桂园已经摸索出了“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以2007年四川马边和甘洛2个国家贫困县的整体改造为起点,碧桂园陆续在广东肇庆市怀集县下帅乡、清远市佛冈县生水塘村和潭洞村两村实施整体拆迁改造,同时结合当地特色,规划休闲旅游等发展项目。

  在广东省内,从2010年至今,杨国强共出资7000多万元陆续建成14座新农村。进入扶贫新阶段,碧桂园的扶贫事业与时俱进,杨国强要求扶贫干部对这14座新村彻底排查,每家每户建档立卡,对需要帮扶的家庭或个人定制独特的帮扶方式,精准到户、责任到人。

  碧桂园2016年10月启动的广东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黄正村项目正是这样一个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的项目。该项目计划将其下属5个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建成集生活、休闲、生态农业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农业示范村,打造成广东省扶贫村的示范点。

  扶贫要注重扶志。2016年,碧桂园还在清远水头镇启动“1+1伴你同行”——1对1帮扶贫困群众公益慈善项目,希望整合各方资源,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一个奉献爱心、参与公益的有效平台。

  截至2016年底,“1+1伴你同行”精准扶贫项目已开展三期帮扶活动,涵盖佛冈县水头镇10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共计帮扶64户困难家庭,受益贫困人数245人,其中受益学生113人。碧桂园在今后三年会持续跟进受帮扶的家庭,提升扶贫实效。

  勤奋耕耘让碧桂园的扶贫事业结出累累硕果,但在成功之外,碧桂园也在反思不足,力争为党和国家打赢新一轮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