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有的地方分配扶贫资金时,让村民投票选贫。但在农村地区,群众对彼此收入知晓度有限,且农村社会亲缘文化、家族文化盛行,亲戚之间交往多,互相提名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这种制度设计看似民主,其实很不符合农村实际,是典型的不接地气的制度设计。
精准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关键在落实;而如何抓好落实,则需要有效制度来保障。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在精准扶贫的制度设计中,不接地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理想化,考虑好的方面多,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二是犯简单主义毛病,以一种手段对付多种情况,以一把钥匙开万把锁;三是形式主义严重,制度设计在理论上看很完美,但不具有实际操作价值;四是照搬主义,东施效颦,不顾本地实际,生硬照搬别的地方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制度设计不接地气会带来巨大的落实成本。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考核,有的地方制造扶贫形象工程。因为要形成“风景”难度大,于是只好“造盆景”以应付检查蒙混过关。政策落实制度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基层花心思在表格上做文章,搞数据填报游戏,形成数字脱贫。此外,还会导致扶贫效率低下,干部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同时,不接地气的制度漏洞有时候还会为寻租和腐败提供机会与空间。
那么,如何让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有关的制度设计充分接地气?笔者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设计权。在制度设计前,相关人员一定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进村入户蹲点调查,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具体设计中,政策落实制度一方面要考虑到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人文状况和资源环境状况,否则就会导致制度与执行不兼容。另一方面,要让贫困户广泛参与到扶贫政策的落实制度设计中,贫困户对自身的需求是最清楚的,他们的参与既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扶贫目标,也有利于选择更为有效的扶贫手段。同时,在制度体系建设上,也要重点抓好贫困户识别制度、产业扶持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宋圭武)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