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她因贫困而辍学;13岁,她因贫困而背井离乡;历时12年,她依靠双手摆脱贫困;25岁,她返乡创业,以为党和国家、政府分忧,替乡亲谋利益为己任,历尽艰辛,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别山区的产业新模式,创造了带动3000户贫困户脱贫的惊人壮举,她就是大别山牧羊女——刘锦秀。
贫困孕育的水莲花
1979年3月,刘锦秀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黄土坳村。罗田县位于革命老区大别山区,是当时的国家级特困县,黄土坳村水、电、路三不通,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刘锦秀小学毕业后,虽成绩优异却因穷辍学,年仅12岁的她成了全劳力。可是,家里并没有因为她的努力而富起来,贫穷始终死死缠绕着他们。13岁那年,刘锦秀揣着要挣钱要摆脱贫困的梦想走出了大山。
整整12年,刘锦秀辗转奋斗在广东、武汉等地,为生计四处奔波,曾经被缫丝厂泡茧的滚水烫烂手指,曾经在酷暑严寒中忍饥挨饿摆地摊,曾经在脏乱臭的货站水泥地上睡过大半个月。2004年,刘锦秀做物流生意已经年入近百万, 刘锦秀富了,可乡亲们依旧很穷。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脱贫!经过苦思冥想,刘锦秀认为养羊是最适合大别山区的产业模式,最适合乡亲们摆脱贫困。
她的想法遭到家人朋友一致反对,可刘锦秀决定的事谁也挡不住。于是,她赶着47只羊在父亲的陪伴下上了山。开荒、种草、盖羊圈、搭草棚,刘锦秀住进透风漏雨、蚊蝇肆虐的草棚子。母羊产下羔羊,她在羊圈打地铺,一身腥臊一头草渣全然不顾;羊病了,她背起就往镇上畜牧兽医站跑,翻山越岭,跌断了胳膊也在所不惜。两年过去了,她还在赔钱,质疑和讥讽纷至沓来,可她咬牙坚持,因为她心里有个梦:一定要为乡亲们趟出条赚钱的路子!
刘锦秀彻底颠覆了一般养殖场的养羊方式,她的黑山羊绝对绿色有机,即使比市面上一般羊肉贵将近一倍,依然大受欢迎。第三年,刘锦秀开始赚钱了,就动员大家跟她一起干。最初入伙的都是村里最穷的特困户,到年底,每个养殖户都净赚一两万。
小女人大情怀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致富,2007年,刘锦秀注册成立了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农户入社条件十分优厚,合作社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栏圈建设、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肉羊,彻底打消了养殖户最担心缺良种、缺技术、没销路的三大顾虑。
罗田县平湖乡秋千厂村村民张艳华和妻子长年在外打工,依旧贫穷。2010年,两人返乡养羊创业,可是,由于不懂技术,不仅没挣上钱还赔钱。正在一筹莫展,刘锦秀找上门劝说张艳华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向张艳华提供大别山最优良的黑山羊种羊,并无偿提供全套技术指导,还以市场平均价加1元的公道价格包销其所有肉羊,条件只有一个,张艳华不能只顾自己养,必须尽可能多地带动贫困户养。现在,张艳华养羊的年均收入在20万左右,带动的23户贫困户的年人均收入也都在2万元以上,按照当下国家贫困标准,基本都已脱贫。2014年,张艳华入了党,并被评为湖北省实用技术优秀人才。
这样的养羊大户在罗田境内已经有48家。大户带小户,富户带穷户,在刘锦秀的带领下,大别山群众正成群结队踏上养羊脱贫致富的特色之路。
发展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养羊之初,正当刘锦秀初见成效准备大展拳脚时,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山林,羊没有了草场,刘锦秀欲哭无泪,可她宁可自己赔钱,也要降低养殖户的损失。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再次重创合作社,267只山羊冻饿而死,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刘锦秀心如刀绞,四处奔走拼尽全力度过危机。
为满足更多农户需求,刘锦秀大力发展良繁场,先后建立32个良种扩繁场,年提供种羊可达15000只。并率先开展草山草坡改良、栗林下种草等南方草地改良示范,其牧草种植经验在全省推广。为延伸产业链条,刘锦秀又在县工业园区征地91亩,建设了年屠宰加工30万只肉羊的生产线。创新采用国内先进的低温冷链工艺,实行低温加工与冷链储藏配送,确保黑山羊肉保鲜保质。注册的“薄金寨”羊肉商标获黄冈市知名农产品商标和湖北省著名商标称号。
截至目前,大别山地区已有7700多户农户加入了刘锦秀的合作社,有不少农户已实现脱贫致富,这其中还包括了300多户残疾贫困户。
“33111”工程
随着刘锦秀带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故事渐渐传播开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荣誉接踵而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时,握着总书记的手,刘锦秀自豪地告诉总书记:“我是大别山牧羊女。”一个是人民的领袖,一个是最基层的人民代表,都开心地笑了。从此,“大别山牧羊女”就成为刘锦秀的第二个名字。
2015年3月的全国人代会上,她提交的关于扶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牛羊产业、带动贫困农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高层领导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定为重点督办建议。
2015年7月,罗田县委、县政府支持的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33111”工程应运而生。即政府以3年时间为贫困户提供3万元全贴息贷款,购买10只母羊和建羊舍,并整合1万元资金,打入合作社,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提供1只种公羊,并为种母羊买3年保险,免费提供全套技术支持,合作社将在3年内带动1万个贫困户脱贫;届时,贫困户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这是一个几乎零风险的项目,十分适合勤劳肯干的贫困户。
2016年3月,罗田县三里畈镇大金湾村5组的贫困户王万明有幸成为“33111”工程的参与者。合作社派来专业人员指导他建羊圈,并把11只种羊送上门来,还免费培训他3天。现在,王万明的羊已经发展到30只,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年秋天正常收入不会低于5万元。这是他在外打工约3年的总收入,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罗田县凤山镇瓦窑岭村的徐德恩并不是贫困户,他搞运输一年能挣四五十万,是远近闻名的富户。当乡领导找到他,让他带领村里8户贫困户参加“33111”工程时,他并不太情愿。可是,当刘锦秀一次次找上门来劝说时,尤其当得知刘锦秀为此已经投入一千多万元,什么时候能赚回来还不一定时,徐德恩被感动了,决定和刘锦秀一道为家乡群众脱贫奔小康“搏一把”。他说:“人家一个女人能带7千多户,我一定要带这8户贫困户彻底脱贫!”
刘锦秀生于贫困,绝地反击,用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刘锦秀责任在肩,使命在心,用大情大爱带领群众决战贫困。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