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先锋人物 > 先进事迹 > 正文

李玉如:“扶贫车间”进乡村 家门口就业脱贫

2016年10月08日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资料图

  在鄄城县董口镇张海村扫帚加工车间的一角,一根根长长的竹枝在张保仓手里摆弄,一把户外用的竹扫帚慢慢成型。他每天到扫帚车间捆扎扫帚,收入50多元,已经成了他家的脱贫希望。

  董口镇属于黄河滩区乡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796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35.88%,脱贫难度较大。2015年以来,一个个扶贫车间在街头村尾建成,一大批贫困户获得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董口镇走出了一条“扶贫车间下乡、贫困户家门口就业”的新路,让当地贫困群众“真实地摸到了脱贫的大门”。

  “小窝棚”启发大思路

  2015年11月份,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到代堂村走访,看到了几间自发搭建的“小窝棚”式的发制品加工点,大大小小共7处,群众在“小窝棚”内三三两两围坐在一团,听着戏匣子,边干活、边唠嗑,有说有笑,很是热闹。74岁的李爱云告诉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干点小活,累不着,和老姊妹们说说笑笑还能挣钱贴补家用” 。

  为详细了解全镇贫困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找准切入点,做到扶贫工作的精准滴灌和靶向治疗。李玉如组织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大调研、大走访”活动,针对879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愿望、生产技能、就业状况、健康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同时,他本人在95个自然村逐一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撰写扶贫笔记126篇3.2万余字。

  通过汇集多方信息,李玉如陷入了深思:一个人最根本的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全家,活出尊严感!全镇大部分贫困人口不仅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而且有着比较强烈的就业愿望,只是苦于没有就业岗位,要想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自我脱贫中来,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搭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平台,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李玉如想,能不能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建设扶贫车间,让他们聚集起来,扩大生产空间,提高生产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在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反复论证后,李玉如决定利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扶贫效果非常显著,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市县领导到董口镇视察时,也对这种就业扶贫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坚定了李玉如走好就业扶贫路子,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董口镇开始在全镇村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面对重重困难和资金压力,李玉如毅然筹措资金460万元,率先为33个行政村各建了一处300平方米左右的就业扶贫车间,然后按照就业门槛要低、增收效果要好、产业发展要稳、可以就近就业的标准,引导户外家具、头发制品、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扶贫车间”“放活儿”,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政府通过一定期限内减免租金、减免水电费用等优惠条件,让扶贫车间更多地招收贫困群众。在此基础上,政府又组织贫困户培训,提升技能,确保他们到了扶贫车间之后尽可能多挣钱。

  产业支撑就业扶贫车间

  为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中的主战场作用,让就业扶贫引领精准扶贫,他采取了三项措施保障扶贫车间的高效利用。一是发挥本镇居家优势,培植壮大活跃在民间的“老笨土”产业,如发制品加工、藤编加工、粉笔制造、扫帚加工、教具等。二是通过招商或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更多的“新奇美”项目落户董口,如手机数据线、渔网加工、服装制作、耳坠耳链加工等。在了解到双庙村的李致超有回乡创业的愿望时,他亲自登门拜访,鼓励其承租扶贫就业车间,并帮助做好招工事宜。在他的真情感召下,李致超承租了三个扶贫就业车间,主要从事手机数据线、打印机数据线等配件的加工。目前,李致超每个车间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还帮助附近群众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三个车间共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三是选好用好“乡村能人”、“小老板”,这些人或者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或者有代加工项目的资源,也或者是在大厂家干过的有经验的工人,他们承包扶贫车间,在厂家拿到“活儿”集中村里劳动力在车间内代加工。目前已有代堂村的张素英、金庄村的常红等人从普通工人当上了“小老板”,从脱贫走上了致富,从贫困户走向了带领大家脱贫。目前,全镇33个扶贫就业车间共吸纳5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他们每人每天有20元到80元不等的收入。

  鄄城县扶贫就业车间的建设与使用,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迅速在全市推广应用。3月23日和4月14日,菏泽市和山东省两级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先后在鄄城县召开,董口镇作为重点乡镇接受了观摩。全省现场会后,先后有市内外67次2800余人到董口镇学习指导。凤凰卫视正在鄄城县拍摄脱贫攻坚专题片,董口镇是这次拍摄的主会场。

  “一户一案”精准施策

  有的贫困人员,暂时在扶贫车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又不宜外出打工,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这部分群众如何脱贫?通过问计百姓,反复论证,李玉如选取臧庄、陈庄等四个村尝试对每个贫困户进行“一户一案”精准施策。

  臧庄村共有贫困户39户,每户有每户的特点,对此就一户制定一个扶贫方案,进行精准滴灌。该村的臧章建本来有豆腐加工手艺,2010年的一场大病让他一夜返贫,好端端的豆腐加工机也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现在他虽然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因为没钱购买设备而不能重操旧业。在走访中了解到臧章建的情况后,镇里拿出1200元为他购置了新的豆腐加工机,他高兴地给镇政府签下了脱贫保证书,目前,他的豆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天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针对另外16户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分别添置了修鞋机、缝纫机、电焊机等生产工具,镇工作人员每天对他们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析精准施策的成效。对其他22户年龄偏大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征求他们意见的前提下,14户分别送去两只能繁母羊,8户分别送去四组兔子,让他们通过养殖脱贫致富。通过对臧庄等四个村庄的精准施策试点,共有122户贫困户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董口镇陆续投资200余万元,在全镇所有村庄全面推行“一户一案”精准施策,让每个贫困户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扶贫政策,加快脱贫步伐,一年内,将有2200名贫困人员通过“一户一案”实现脱贫。

  李玉如同志虽然身患脱髓鞘性脊髓炎,2014年又做了动脉夹层破裂修补手术,可他依然坚持战斗在扶贫第一线,访贫问苦,真心为民,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内涵,董口镇的老百姓都说:“精准扶贫使董口镇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而李书记更是快车道上的领路人”。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