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看湖南 > 访谈 > 正文

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精准扶贫四字方针

2017年02月14日 13:39   来源:华声在线   

  □中共郴州市委书记 易鹏飞

  过去,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在数据上做文章,通过数据出成效、出政绩,但很多数据都经不起认认真真的核查。但这次的精准扶贫是动真格的,是习总书记亲自强调的,他在每次会议包括这次“两会”到湖南代表团来,特别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短板,要实现全面小康这个战略目标,脱贫攻坚一定要抓实,来不得虚假。

  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在于大家表态有多好,而在于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把这项工作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好的效果,确保能够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市委明确的目标任务,实现真正的脱贫。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重点强调“四个字”。

  以“诚”为目 坚持执行力

  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定要诚心诚意,决不能假心假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很多会议和调研中都作了强调,今年“两会”期间在湖南代表团就讲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形成的过程。他说,我们扶贫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每年争项目、争资金,花了不少钱,包括原来提出用八年时间解决7000万人的脱贫问题,可是效果怎么样呢?最后贫困依旧,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问题出在哪里?关键在于没有精准,搞

  “大水漫灌”式扶贫。总书记还指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定要一以贯之、注重模式。所以,他从河北调研时就开始思考,最后到湖南十八洞村形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维,提出了战略要求,这些战略思维就是新时期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同时,习总书记非常关注十八洞村的变化和大家对他精准扶贫讲话精神的领会,还安排人到十八洞村专程去暗访过两次。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领袖、国家元首,能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讲得这么具体、明确、实在、清楚,且一直挂在心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认认真真贯彻落实好。要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提升到“四种意识”的高度,也就是要强化政治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核心意识、强化看齐意识。要诚心诚意,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以“细”为方 精准耕作

  精准扶贫年度计划方案的制定、任务的分解一定要细之又细,不能大而化之,简单了之。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说明工作仔细的重要性,而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总觉得自己是抓大事的。其实,抓大事更要注重做小事,积小成大,积少成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也要从细做起,从小做起,逐步积累,把大事做成。如何做细?就是要紧紧盯住建档立卡这部分贫困人口,不要左顾右盼。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社会各界都在积极主动抓贯彻落实,但并不等于大家的观念都在转变,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仍然按老套路办事,穿的是新鞋,走的还是老路。具体来说,一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口号喊得很响,汇报起来也头头是道,但仔细分析,扶贫工作没有真正瞄准贫困人口,很多同志思想上仍然认为扶贫开发要重点解决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认真反思,在实践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做细就是要紧紧盯住、紧紧把住、紧紧抓住建档立卡的这些人,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要紧紧围绕这些人,来制定年度的实施方案,来进行年度任务分解、责任分解,来实施项目、发展产业、安排资金、组织力量,等等。二是要紧紧围绕这些人,按照总书记讲的“五个一批”,精准划分每一批群体脱贫的工作任务,综合施策、到户到人。

  首先,要把社会兜底这一批划分出来,弄清楚建档立卡中这样的贫困人口有多少,然后分几年综合施策,逐步解决。政府必须把贫困人口保障起来,帮扶到户,明确到人。一是要把扶贫的标准与低保的标准统一起来,统筹考虑;二是敬老院是否可以安置一部分这样的贫困人口进去。第三,是教育培训。第四,是易地搬迁。第五,是产业扶贫。只要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有计划地把这五类人员划分出来、划分清楚,再把政府兜底、生态补偿和教育培训这三类人先帮扶起来,最后重点抓产业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这两块,脱贫攻坚的主要矛盾就解决了。

  三是要在分类划分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先难后易”的原则,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划分目标任务,其中年度实施方案、目标计划、任务分解要到村、到户、到人,要紧紧盯住、紧紧把住、紧紧咬住、紧紧抓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坚持“先难后易”。四是责任落实一定要到人。把年度计划任务、实施方案明确以后,任务分解一定要到单位、到领导、到责任人,要有任务表、时间表、进度表、责任表。尤其要抓好“四个表”中责任的落实,不能是挂在墙上、放在办公桌上,一定要针对建档立卡的人来明确责任表、任务表、时间表、进度表。要在“十三五”期间,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

  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把握好三点:一是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是“脱贫”而不是“致富”,致富是在脱贫的基础上,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二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三是要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汪洋副总理在吉首指出:“两不愁、三保障”是使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度量衡”,也是实现小康的“基准线”。 对于精准扶贫,习总书记提出了“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要求,郴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七个精准”,增加了市场主体培育要精准。

  以“实”为纲 落到点上

  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各项工作一定要实,要抓实、抓落实,在抓落实中谋求新发展、寻求新突破、力求新实效。

  (一)基础工作要实。一是精准识别要实。这是精准扶贫的核心点、关键点,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做到贫困人口百分之百识别。二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建档立卡的这部分人,要摸清贫困户的家底,摸清劳动能力、劳动素质、劳动技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脱贫方案,缺什么补什么,尤其是缺劳动技能,一定要补劳动技能。汪洋副总理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调研的一个村,生态环境、资源条件适合于发展养羊,当地政府就给每位农户发放了30只羊仔,结果发现具备养殖技能的农户羊越养越多,没有技能的农户羊越养越少。这说明,找到了一个适合发展这份产业的地方,如果农户缺乏劳动技能,就要补他的劳动技能。同时,要注重培育引进市场主体、能人大户,联系品牌企业帮助农户把农产品推向市场、销售出去,把农户一年的劳动成果转换为货币收入,这样才能够增收、脱贫、致富。要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这部分人,分批次、分户、分人把扶持的具体方案逐户逐人落实,有针对性地配套一些项目、资金。比如做养殖的,可以提供羊、牛等;做种植的,可以提供树苗等。三是要制定每户脱贫时间表,明确脱贫的时间和目标。重点就是围绕建档立卡这些人,把脱贫目标明确到位,配套好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和可持续致富的产业,千万不能脱离建档立卡的农户去搞脱贫。

  (二)产业扶持和项目推进要实。就是要选准主导产业,抓实项目实施,培育能人、企业和大户,强化市场对接。同时,要转变发展观念,要从过去的重速度转到现在的重质量上来,逐步由地下转到地上。这里要特别强调两点:一是产业扶持、项目推进不仅要因地制宜,而且要做到因户制宜、因人施策,要注重针对户、针对人的技能培训和指导,确保每一户、每个人都能适应产业发展和项目实施的要求,确保产业发展和项目实施取得实打实的成效。二是要注重能人的培育、大户的带动,注重与市场主体的对接、企业的对接。有时候不是农产品多了,而是信息不对称,其中问题往往就出现在流通这个环节、这个纽带、这个通道之中。比如,过去粮食基地、棉花基地、油料基地、甘蔗基地等,都是围绕产出,而不注重销售。又比如,多年前市场上猪肉一度紧缺,国家就拿出30个亿进行母猪补贴、规模养殖补贴,结果量上来了价格就下去了,养殖户受到了损失。所以,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讲的,围绕构建完善的农业市场机制,来改善支持农业的保障政策。如果这一点不搞到位,还是在生产环节做文章,只注重产出,不瞄准客户、市场和销售,农业发展就依然可能是折腾。扶贫也是这样。所以,产业的扶持和项目的推进一定要实,一定要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引进、扶持和发展。

  (三)易地搬迁要实。一是要强化思想引导、政策推动。二是要注重群众自愿。三是要尽可能就近。一个村里能够容纳就搬迁在这个村里,一个乡里能够容纳就搬迁在这个乡里,一个乡里容纳不下就迁往这个县里,最好不要出县。因为,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家乡情节,脱离这方山水远距离搬迁,他们的适应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汪洋副总理反复强调,不要因为易地搬迁造成新的不稳定、新的上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过去水库移民有一些经验,也有一些教训,一定要把握好。四是易地搬迁安置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发展的空间,包括环境的容量、要素的保障、就业的容纳力。如果搬迁地点环境的容量不够,要素的保障不强,本地老百姓自身保障都困难,再搬迁一批人过去,不但脱不了贫,还会导致原居民陷入困境。同时,就业、生产的条件要选好,尤其是搬迁到城镇和县城,既要充分考虑就业、生产,否则花了钱、费了劲,最后还会引起矛盾、引发上访、影响稳定;又要有产业支撑,中国的城镇化既是人的城镇化,更重要的还是产业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没有产业支撑,是不行的。五是易地搬迁房子的建设必须实行“双控”,即控房屋人均面积、控宅基地面积。汪洋副总理反复强调,房屋的建设能够满足生活空间就行。不要修高楼,最多两层,以后有了钱可以再加层,原则上不能举债建房,同时要注重安全,确保质量。他举了湘西某县的一个例子,一个常务副县长联系了一户贫困户,补助5万块钱给他建房,后来该贫困户又举债8万,花费13万建了一栋房,最后导致陷入了更大的贫困。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原则上不能举债建房,要通过“双控”的方式控制住。要在“双控”的基础上,征求村里的意见,既可以统一规划、分户建设,也可以统规统建,这个不做硬性规定,各县(市、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把握、去选择,但是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总之,易地搬迁不是一件小事,一定要重视和把握好,尤其是片区县的易地搬迁,要完全在本县内实现就业是有困难的。比如,桂东县都是山,能否容纳承受并养活搬迁出来的人,要进行认真分析。汪洋副总理强调,要用好外出务工这个脱贫的重要抓手、重要方式和重要出路。因此,要加强对易地搬迁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引导他们到外地务工。县里要组建专门的班子,加强与本县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当地党委、政府对接,促使该地区的企业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汪洋副总理还讲了一个例子,俞正声主席到一个地方去考察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回去后让一个全国政协委员去帮助那个贫困县脱贫,这个企业家去了以后,县里要求他支持县里的产业园区做起来。这个企业家觉得承担不了这么大的任务,回去找汪洋副总理作汇报。汪洋副总理让他看县里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是多少,只需帮助这些人就可以了,做产业园区不是他的责任。围绕帮助这些贫困人口脱贫,这个企业家想了两个办法:一是培训贫困群众到他的企业来打工;第二是让贫困群众种树苗,他的企业负责收购。这就很有针对性,也很有效果。所以,我们要制定一些政策,来激励和鼓励企业吸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员务工。我们抓问题、抓矛盾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因此,精准扶贫如果把产业扶贫和易地搬迁都抓到位了,那么主要矛盾就解决了。

  (四)教育培训要实。一是教育培训要坚持市区联动、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各负其责的原则。二是原则上以一年为主,也可以两年,关键是要选准专业,快速见效,增强技能,务求实效。比如,养牛养羊的,做水果、茶叶、蔬菜的,就是要通过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相关技能。三是必须同时满足建档立卡人员、适龄青年、个人意愿三项基本要素,按照不同专业、不同时限、不同层次进行培训,实现全覆盖。教育培训是无偿的,是由政府全部保障的,不能因为培训下任务、分指标,出现一些找门子、找关系的现象,产生邻里之间、贫困户之间、群众之间新的矛盾。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一定要把握好。四是市县两级要衔接好、对接好、协商好、落实好,摸清底子,制定分年分批次到户到人的培训计划。要像高考招生一样,每年招多少,要分解落实到人、到学校、到培训机构,把教育培训做到位。

  (五)社会保障兜底要实。一是社会兜底一批的底数要清楚。二是要聚焦资金政策的落实。目前,国家正在研究扶贫标准、低保标准的统一对接。我们要建立一些相关的配套政策,把社会保障资金落实好,把保障做实。其中,有些政府投资的项目可以少一两个,尽量把民生基础、脱贫攻坚做好,同时还能带动需求和消费,激发发展动能。三是统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大资金的调剂、整合、争取力度。同时,还可以考虑加大敬老院的建设力度,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人住到敬老院去。四是制定好社会保障的年度计划与方案,落实到人。

  (六)结对帮扶要实。结对帮扶要进一步明确到人、到户、到单位、到领导干部、到企业。要注重发挥好社会各方的力量作用,重点把慈善帮扶、企业帮扶落到实处。

  (七)争取协调要实。一是要强化银信部门的协调。既要注重小额信贷,也要注重市场主体培育。小额信贷是扶贫的一个有效方式,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加大扶贫到户的协调力度,让小额信贷落实到位。针对市场主体培育,尤其是对一些能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市场主体,要加大与银信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他们的支持。我们关注就业、重视就业首先要重视企业,因为企业不但是税源主体,也是就业主体、就业平台。没有市场主体,没有企业主体,哪来的就业?有些市场主体,不但安置了就业,还带动了老百姓致富。政府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主要是因为市场主体能带动老百姓增收。同时,对一些营销大户、加工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资金困难,也要尽可能地与银信部门协调解决。二是要加大扶贫资金的争取力度,尽可能获得上级部门支持。要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来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要把争取国家和省里面的支持,作为考核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重要内容。三是要整合涉农资金。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一定要强化整合意识,在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时要统筹好、把握好,不能各自为政,打“小算盘”,切实把涉农资金整合集中投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中。

  以“真”为本 不走过场

  精准脱贫一定要“真”,绝不是数字脱贫、假脱贫、被脱贫,而是真脱贫。一是要坚持标准。精准脱贫的标准就是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如果以量化收入为标准,就是以2015年2855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按不变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二是要统筹考虑贫困户的收入与支出。汪洋副总理反复强调,脱贫既要看收入,又要考虑家庭的必需支出。如果贫困户只是收入达到了人均2855元的标准,但家庭教育、看病等必需支出超出了这个标准,那么依然是贫困户。比如,有的农户收入标准达到了脱贫,但是家里有三个孩子在读书,支出远远大于收入,那么他们的生活仍然很困难。我们在核定贫困户是否脱贫时,既要看农民收入,也要考虑支出。三是脱贫的核定程序要到位。脱贫结果要进行公示,必须得到群众的认可。四是要注重脱贫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要今年脱贫,明年又返贫,要确保脱贫的稳定性。总之,我们的脱贫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要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最终得到群众的认可。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民生大事。片区县一定要深刻认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揽“十三五”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切实把脱贫攻坚摆在首位,以此来引领和推进县域“十三五”的建设和发展,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其他县(市、区)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能懈怠,不能当作“边角余料”,不能边缘化,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