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 最新报道 > 正文

云南:凝心聚力齐发力产业护航奔小康

2019年07月03日 14:32   来源:云南日报   

  六月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一派生机勃勃。

  在云南省财政厅的帮扶下,维西县永春乡以发展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基本形成了“四千四万、八大基地”产业格局,以建设万亩中药材、万只乌骨羊、万只土鸡、万头生猪基地和千亩冰葡萄、千亩稻田养鱼、千亩水果、千箱中华蜂基地为目标,实现增收产业覆盖到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使全乡群众受益,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截至目前,永春乡共有专业合作社49个、公司25个、龙头企业9家,产业覆盖带动10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达96.4%。

  村民要致富 全靠龙头带

  在庆福村东山村民小组,以党支部为核心、农户为主体、龙头企业为纽带的岩东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将支农资金、农户土地和生产资料、劳动力、自有资金等纳入合作社,进行资产化股权式量化,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在三家村七一村民小组,村民沙玉国今年种了20多亩当归和木香,养殖中华蜂130多箱、黑山羊80多只。沙玉国说:“我家2015年开始养中华蜂,与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2017年和2018年卖蜂蜜收入20多万元,药材收入10多万元,希望今年也有好的收成。”

  在拖枝村平坝村民小组,吉顺藏香猪养殖基地里圈舍整齐排列,技术人员正忙着帮前来认领藏香仔猪的贫困群众挑选仔猪。这是省财政厅工作队到来后,推动永春乡与公司合作实施的一个产业扶贫项目,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由吉顺公司将优质的藏香仔猪免费发放给当地贫困群众饲养,并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订单回购协议。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提质增效、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为一改维西县农业产业“小、散、弱”现状,省财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立足维西实际,加强走访调研、做好产业规划、增强发展渠道,扎实推进维西县产业扶贫工作。

  基于维西自然条件和产业禀赋,驻村扶贫工作队科学分析产业短板,研判产业方向,将“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引入龙头企业,解决资金短板”作为积极向外推介维西、宣传维西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重点项目为载体,通过涉农资金整合,发展一批质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做到长短结合,近期脱贫摘帽和下步乡村振兴结合。针对维西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山外的“大市场”对接的现状,驻村工作队协调并促成维西县政府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三年实施方案》,着力推动维西县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把维西打造成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综合示范县为目标,促进维西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脱贫要长远 关键靠产业

  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方牵线搭桥,先后实现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龙头企业带动新局面。通过对接帮扶企业,延伸了中草药发展产业链,引入了中药材市场等建设项目。通过积极对接,促成了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大豆食品分会、中垦农业(云南)发展公司将维西县作为全国第一家精准营养健康扶贫示范点,对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户营养水平,助力维西县深化巩固“健康扶贫”成效,乃至改良产业结构、发展“大健康”产业都将产生深远意义。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培育了一批根植于维西当地的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

  在中路乡,驻村工作队通过整合资金投入514万元,重点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一是解决了农产品上行难的问题,投入60万元改进园区加工技术,助力实现农特产品加工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园区农特产品加工厂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转变。二是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投入439万元用于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三是开展了农业技术提升,投入15万元,推广无土栽培山药种植试验田500平方米。

  在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碧罗村,2018年投入涉农资金350万元,启动以产业发展为引领的系统性示范村建设,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订单产业发展,主要是前胡、云当归和糯山药的标准化种植,一部分投入“跟着产业走”的安居住房建设。一方面解决了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差带来的心理落差,让群众“安于住房,安于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资金投入支持的“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10%+30%+60%”的分红新模式,解决了合作社起步难、贫困群众增收难和远期收入稳定性不足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

  永春乡,从一个没有产业的穷地方到现在漫山遍野挂着“致富果”,背后包含着太多财政厅帮扶干部与老百姓“协同作战”发展产业的酸甜苦辣。产业的兴旺,不仅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还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永春乡实现全面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