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书记县长纵横谈 > 正文

竹溪县委书记余世明:正确处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关系”

2016年10月20日 13: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竹溪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基础薄弱,导致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十分困难,脱贫攻坚任重道远,结合实际处理好十种关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取得事半攻倍的效果。

  一是处理好扶贫与发展的关系。扶贫与发展相辅相承,发展包含着扶贫,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扶贫是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发展的重要部分,发展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主题。坚持发展不动摇,就是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来推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全面抓好市场主体培育、重点项目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涉及发展的各项事项,通过这些工作来推动发展。要狠抓扶贫不动摇,用扶贫工作统揽农业农村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扶贫问题,用发展的措施解决民生难题,夯实“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基础,推进全面小康进程。

  二是处理好整体推进与扶贫到户的关系。整体推进是面上工作,扶贫到户是点上工作。“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最终要达到的是整体全面脱贫的效果。整村推进、整乡推进、整县推进,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要求,是整体推进扶贫的目的和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靠整体推进,整体达到小康目标。同时,要做好扶贫到户。扶贫到户是一种手段,是为整体推进奠定基础的。没有扶贫到户,就没有整村推进;没有整村推进,就没有整乡推进;没有整乡推进,就没有整县整体推进。整体推进要靠扶贫到户来支撑,两者之间互相促进、互为协调。

  三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扶贫开发,党委、政府是责任主体,要真正履责,同时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扬民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来做好工作。政府要不缺位、不专断、不代替、不娇惯。不缺位,就是要履职尽责,组织到位;不专断,就是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来确定扶贫政策和扶贫措施;不代替,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代替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充分激发群众的创造主体精神;不娇惯,就是要为贫困群众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尽可能地支持有发展愿望的贫困户,而不是一味地满足个别贫困户的要求,让其依赖思想更加严重。

  四是处理好抓建设与抓收入的关系。建设是收入的基础,收入的提高是建设成果的体现。扶贫开发要通过抓建设来改变地方环境,但不能仅仅是抓建设而忽视了人员素质和群众收入的提高。如果仅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组织,没有增加收入的产业,所作的扶贫也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通过必要的建设改变环境,更多的要依靠帮扶来提高群众的收入,把群众收入提高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抓。在建设上要不浪费、不欠账,不浪费就是要财尽其力,力求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不搞重复建设、面子工程;不欠账就是该补齐的短板要补上,特别是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

  五是处理好帮资金与帮能力的关系。扶贫帮扶发展需要资金,需要资本,但更要注重帮助贫困户提高发展能力和致富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帮扶的“输血”扶贫很直接、很实惠、很受欢迎,具有雪中送炭的功效,但不是万全之策,治标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和困难家庭的贫穷面貌。实施农村帮扶,应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针对困难家庭不同情况,在政策、文化、技术、信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地帮困扶贫,让困难群众获得生存技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为困难群众创造解困致富的条件和环境,增强他们走出困境的信心和能力。

  六是处理好扶当代与扶后代的关系。扶贫开发,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扶好当代,更要扶好后代。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开发等问题,在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的同时,要集中精力抓好贫困户子女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等问题,使贫困户下一代不输在起跑线上。要加快贫困地区幼儿园建设步伐,有效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解决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要全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更加积极的扶持措施,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不因经济困难等问题而失学;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需要,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脱贫攻坚的最有效手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致富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

  七是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山区贫困群众在精准扶贫思想上存在一些不良倾向:群众期望值较高,很多人都想进入贫困对象的范围;部分群众片面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给好处,享受国家现金救助;还有就是山区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针对这些问题,扶贫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扶志,“先富脑袋、再富口袋”,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八是处理好坚持政策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坚持政策,就是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必须要用在扶贫中,特别是在资金使用上,要坚持不挪用、不走向、不偏离,这是硬性要求,是“红线”。同时,要开拓创新,树立一种思想,只要没用在私人口袋,没用错对象,没搞形象工程,只要有利于贫困群众的发展,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减少,有利于贫困任务的完成,都可以大胆探索,积极尝试,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下放资金管理权限,建立“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批、县监管”的资金管理机制,把扶贫资金使用权、分配权交给乡镇。同时,创新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兜底救助、农村劳动力能力提升、产业基地建设奖励、市场主体参与、考核问责等相关措施办法,形成整体扶贫工作合力。

  九是处理好乡村主体与部门帮扶的关系。乡镇是本地扶贫的责任主体,部门是帮扶村脱贫的责任主体。非重点贫困村脱贫问题,乡镇党委政府及村负有全面责任;有部门帮扶的重点村脱贫问题,乡镇、部门各有责任。要强化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经常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认真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帮扶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党性、讲社会责任的高度,提高对扶贫帮扶的认识,由单位“一把手”负责,切实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帮扶工作。

  十是处理好当前脱贫与长期巩固的关系。永久脱贫才是治本之策。精准扶贫,既要抓好当前贫困人口脱贫等各项任务,也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近期目标要完成,远期发展基础要夯实。当前脱贫就是要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按照一年全面启动,贫困村和贫困户两个同步推进,三年脱贫摘帽,重点突出安居、就业创业、产业增收、解难帮困“四大工程”,完善创新整合、帮扶、考评、退出、奖惩“五项机制”,努力实现对象、项目、资金、措施、派人、成效“六个精准”,大力夯实道路、饮水、供电、教育、卫计、文化、信息“七项基础”的路线图组织扶贫开发。同时,更要保障贫困对象不返贫,针对农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等采取有效措施,长期跟踪贫困户,确保对象根本脱贫、可持续脱贫、真正永久性脱贫。(作者:中共竹溪县委书记 余世明)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