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爪三年将“抓”出超10亿元产业!这是一羽白羽肉鸡在江西“孵化”出30亿元产业链之后,资溪县为了将农业做成大产业而培育的新动能。
一颗“水果莲”带动游客增加100万人次!这是在一颗广昌白莲种子进行太空之旅、产量增加近3倍之后,广昌县为了推动农文旅产业强盛发展构建的新业态。
一个蜜橘经过精深加工做成眼霜后溢价是鲜果销价的30倍!这是在南丰蜜橘“农头工尾”之后,南丰县为了提升南丰蜜橘富民产业发展水平所研发的新产品,从而带动南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32675元,连续15年稳居全省第一。
资溪白羽肉鸡、广昌白莲、南丰蜜橘,这3个生动的事例发生在赣抚大地。这不仅仅是江西省抚州市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抚州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抚州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壮大特色县域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抚州市委书记范小林表示,抚州要以特色农业为抓手,全市各区县农业产业要实行错位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农业产业化赛道谋“进位”;各个区县要积极“抢位”发展,将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成“首位”产业;全市涉农干部要“领位”发展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谋“财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兴业:全市错位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赛道谋“进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篇章中专门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何以将“特”字做到极致?在抚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剑飞看来,要因地制宜,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找准符合自身定位的特色产业,破解同质化问题,实现差异化发展。因而,抚州市委、市政府“一盘棋”谋划。
只有10余万人口的资溪县,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如何让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更宽、产业更绿,资溪引进拥有完整白羽肉鸡产业链的圣农集团,将目光聚焦在白羽肉鸡的种业研发培育上。
在我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一年要吃掉90亿只鸡。然而,这样巨大的市场,种源曾经大量依赖进口。
“育种,不光是为了圣农,也是为国内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圣农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打破国外种源垄断,圣农集团努力培育白羽肉鸡“中国芯”。2022年6月,“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状元白”在资溪县举办首发仪式。这是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新品种。相比市面上其他品种的父母代种鸡,江西圣农公司的供种量在全国市场份额达20%,产品远销非洲、中亚等海外市场。
在一期工厂形成白羽肉鸡种业等产业链之后,江西圣农公司又建设二期工厂集中发展牛肉精深加工。
在全国食品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不进则退。抚州市委、市政府寄希望圣农集团在资溪县打造成百亿产业。“离2027年资溪肉类综合加工产值50个亿目标还有20个亿,新的增长点在哪里?”资溪县副县长方胜说,这半个“蓝海”就是鸡爪加工产业,让一个鸡爪3年“抓”出10亿元产业。
圣农集团关联企业陆恒集团在市场调研中发现,一个新鲜鸡爪售价在1元左右,而深加工后的直接食用鸡爪可以卖到3元/个。因而,陆恒集团在资溪建设食品厂,从今年起集中发展鸡爪精深加工产业。
在全市“一盘棋”的差异化发展之下,抚州12个县(市、区)集中发展的1到2个发展型农业产业,有不少在全省、全国同业发展赛道异军突起。乐安“一种菜”爆销全国,竹笋产品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17%、全省的40%;南丰“一只鳖”独占鳌头,甲鱼种蛋种苗占全国近60%的市场份额……
全市领军,县区领跑,抚州全市在特色农业赛道上争先进位。2024年以来,抚州农产品单品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爆品数量排全省第一,抚州农产品出口额排全省第一,入选全省“小美特精”数量排全省第一,2025年前6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位居全省前列。
强县:区县抢位发展为产业谋“首位”
“各个县(市、区)实行错位发展,但在选准了赛道之后,各个县(市、区)必须抢位发展,在发展速度特别是发展实力、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上要敢于比拼,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成首位农业产业甚至是当地所有产业中的首位产业,以此为引擎驱动县域经济发展。”抚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认为。
拿什么强县?在广昌县政协主席易忠华看来,“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县的选择是两手抓:一手抓科技赋能推动农业强县建设;一手抓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莲不过广昌不香”。但20世纪90年代,广昌白莲产业曾面临品种退化、抗病性弱等困境,单产徘徊在每亩70斤左右。因此,广昌县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携手,将首批白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送入太空,开启国内子莲航天诱变育种的先河,最终育成“太空莲”系列品种。
如今,“太空莲”已成为我国子莲产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约2000万亩,占全国子莲种植面积的80%,广昌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科研、生产、集散和价格形成中心。
莲子越来越多,但剥壳难度很大。为此,广昌县组织专家攻关剥壳难题,研制推出了全自动白莲剥壳脱皮一体机、鲜莲子烘干机、剥蓬机等一系列白莲粗加工机械,效率是手工剥壳的12倍。
从育莲、剥莲到储莲,广昌县推动广昌白莲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继“大空莲”之后,广昌县瞄准市场新需求,加工研发出了“水果莲”(速冻鲜莲)。为了让消费者尝到最新鲜的广昌白莲味道,江西省耀莱农产品有限公司与高校合作成功研发出一套先进的保鲜技术体系,“水果莲”深受高端商超青睐,一盒100克的“水果莲”销价达12.9元,比传统干莲溢价近4倍。
但单一农业产业链顶多说“兴业”,还不足以强县,如何从单一发展到三产融合,这是广昌必须抓牢的“另一只手”。近年来,广昌县依托莲花生态优势,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大力培育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了驿前莲花古镇、姚西莲花第一村等莲景观旅游线,带动全国各地游客到广昌赏莲。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共743万人次,其中莲花生态游的贡献率占比高达60%。
2024年,广昌白莲综合年产值突破43亿元,领先成为广昌农业产业的首位产业。同样是“白”字号产业,资溪县以白羽肉鸡为龙头,构建了肉类综合加工、面包产业为双翼的食品产业,将食品产业发展成为资溪全县产业的首位产业。
富民:干部领位发展为农民谋“财位”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抚州市明确要求,要实施联农带农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到2027年,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少于60个、联农带农超22万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农民增收快,还要干部带。抚州市动员各级涉农干部投入到发展县域产业、服务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一线工作中去,领位发展特色产业。
临川区的发展型产业是生态鸡、优质稻种植与加工,培育型产业是中药材。今年以来,利用为基层减负的契机,临川区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手脚,走进田间地头助推农户发展产业。如高坪镇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帮助村民发展产业中,牵头建成8个特色种植基地、3家养殖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8个,协调解决技术难题20余个。“现在我们的干部每周至少有4天待在村里,帮着村民学用技术、拓展市场,看着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我们觉得值了!”高坪镇党委书记陈贤介绍,截至目前,这些产业项目已带动当地120余户村民增收,预计今年全镇产业产值同比增长将超20%。
发展产业关键靠人才。临川区农业农村局和区人才服务中心探索选聘“产业村长”。两部门创新招才引才模式,激发一批爱农业农村、懂科学技术、善经营管理、有乡土情怀的优秀人才担任“产业村长”。截至目前,全区共选聘38名优秀企业家为“产业村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45个。荣山镇是江西灯芯草中药材主产区,该镇通过选聘“产业村长”,引育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区种植两万多亩灯芯草,产值超5亿元,带富村民8000余人。
党群干部示范引领,协会干部创新实干。南丰蜜橘90%靠外销,为了不断地扩大南丰蜜橘出口市场版图,作为中国水果出口海外的第一批创业人,南丰蜜橘产业发展促进会出口分会会长王鸿斌一直奔走在海外市场。
2024年南丰全县蜜橘年产量突破6亿斤,2025年南丰蜜橘又迎来丰产,即将上市。“南丰蜜橘如果不出口,大部分就会倒掉,老百姓口袋自然富不起来。”在王鸿斌看来,协会的重要职责就是“将蜜橘销出去、把钱赚回来、让橘农富起来”。
在2024年以前,非洲市场一直是南丰蜜橘外销空白区。为了跻身非洲市场,王鸿斌带着协会干部勇闯南非。南非是仅次于西班牙的全球第二大柑橘类水果出口国,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拿下了南非市场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去冬今春,王鸿斌带人蹲守在南非大型超市的门口,摆摊推介,送果品尝,终于俘获“南非胃”。
王鸿斌等协会干部的努力没有白费。去冬今春,南丰蜜橘时隔四年重返美国市场,并首次成功进入非洲市场。
外销市场突破了,品牌价值提升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南丰蜜橘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带动全县80%的农户(4万多名橘农)增收致富,南丰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中,南丰蜜橘贡献率高达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