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喝奶”的锡林郭勒名片

2025-09-25 14: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高原)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吃肉喝奶”的锡林郭勒名片

2025年09月25日 14: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锡林郭勒9月25日讯 (记者 梁木) 手握“锡林郭勒羊”与“锡林郭勒奶酪”两张名片,锡林郭勒盟正稳步从“草原粮仓”向“中央厨房”转型升级,成为保障京津冀乃至全国优质畜产品供应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给“草原羊”打上“锡盟标”

“额尔敦传统涮”餐饮门店前大排长龙的景象,在全国多个城市轮番上演,这是“草原羊”在餐桌上的一次成功亮相。额尔敦副总经理冯旭东介绍,目前“额尔敦传统涮”餐饮门店在全国超过160余家,同时“额尔敦”还有80余家肉类特产销售门店,合作商超、餐饮及团购渠道超800家,产品覆盖华北、华东、华南等20余个省市。在去年,额尔敦蒙式火锅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新海洋世界美食城3层门店开业,成为锡林郭勒盟第一家走出国门的大型餐饮企业。

图为阿巴嘎旗额尔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分装羊肉。该厂区年屠宰50万只羊,带动3000多户牧民直接受益。 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锡林郭勒盟有着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是国家重要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被授予“锡林郭勒草原肉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生态羊都”等称号,“锡林郭勒羊肉”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入选首批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享有“中国羊肉看内蒙,内蒙羊肉看锡盟”的美誉。2024年锡林郭勒盟肉羊存栏1067万只。

2020年,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正式启动。锡林郭勒盟品牌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李东斌介绍,锡林郭勒羊确定了“1+3+N”的品牌联动发展模式——即锡林郭勒羊+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察哈尔羊+企业品牌模式。2021至2023年共授权6家生产企业运营锡林郭勒羊品牌,累计加工追溯锡林郭勒羊63.3万只,生产品牌授权产品超8000余吨,产品溢价水平提高到8.7%。2024年,锡林郭勒盟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和使用管理办法,向锡盟额尔敦、阿旗额尔敦、东乌旗沁牧等6家羊肉加工企业和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等3家渠道企业授权使用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建立了锡林郭勒羊追溯防伪系统,建立起锡林郭勒羊品牌品控体系,引导消费者“识标选羊”。授权企业与牧户签订收购订单合同,将订单合同扫描上传至追溯系统,由属地农牧部门对牧户信息和订单合同进行审核确认,建立牧户信息追溯系统,确保锁定羊源数据的真实性,保证每只羊都是纯正的锡林郭勒羊。

深耕“奶酪”这片乳制品蓝海

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锡林郭勒奶酪”是锡林郭勒盟打出的另一张名片。

当前,全球乳业竞争格局正在加速重构,欧美国家40%以上原奶转化为奶酪、乳蛋白粉等深加工产品,而我国乳品深加工率尚不足10%。2024年,我国液态奶产量占乳制品总量的92.7%,而奶酪、黄油等深加工产品占比不足7.3%。

锡林郭勒盟瞄准固态乳制品这一蓝海,于2021年正式启动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李东斌介绍,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从2023年开始授权运营,目前共授权品牌授权经营主体100家,全部接入锡林郭勒奶酪追溯防伪系统,按要求开展原奶批批自检、生产企业产品批批自检、追溯系统使用、产品粘贴追溯二维码等工作。“举个例子,通过溯源我们能掌握企业进库的鲜奶量与出库的奶酪量,我们的奶酪在正常情况下是13斤鲜奶可以产出1斤奶酪,如果产出比例过高,就可以怀疑是产品掺假。从而通过溯源实现产品质量监管。”李东斌解释道。

7家拿到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的企业,已入驻首放食品加工园区进行集约化生产。当前,锡林郭勒盟从事固态乳制品生产的企业数量达到900余家,“多而小”的生产企业,让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水平提升成为必然要求,以园区模式进行集约化生产成为趋势。李东斌表示,集约化生产还进一步解决了产品检验检测的问题。“我们要求乳制品批批检,但很多小作坊式企业并不具备检验检测的能力,园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一个统一的大实验室,打通了产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图为首放食品加工园区的生产车间。 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摄

首放食品加工园区总经理杨静介绍,园区建设了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和配套仓储、冷链物流等,目前入驻企业达到20家,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生产,奶制品年产能达到1.5万吨,主要产品覆盖13大类21个特色乳制品产品种类,占据锡林浩特市4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杨静以近年来大热的奶皮子酸奶为例,“园区企业通过专业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每4个半小时就可以起一张奶皮子。我们和北京3家餐厅合作,每家每周供应1000-1500张奶皮子,作为奶皮子酸奶的原料。”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