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安宁河谷,稻浪翻滚、金穗飘香。一场关乎粮食增产的重要测产在米易县撒莲镇安全村拉开帷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省级测产工作在此开展。经过专家组严格的实收测算,该攻关片水稻平均亩产最终定格在978.55公斤,较去年亩均增产55.05公斤,不仅刷新了当地水稻亩产纪录,更为全省“天府粮仓”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次测产结果的背后,是优良品种与科学栽培的精准契合。测产现场,专家组严格遵循水稻测产规范,对攻关片内三块田块进行全流程实收测产,从水稻收割、现场称重,到杂质清除、水分检测,每个环节都细致严谨。最终测算显示,花优707、核两优7号、川康优丝苗三个水稻品种均表现亮眼,成为亩产突破的“主力军”。
“这几个品种生育弹性好、米粒饱满,既保证了高产,又兼顾了口感,从实际收成来看,推广价值很高。”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丹华在测产现场说道,她同时指出,攻关片采用的三段施肥、适宜株行距配置等技术,为品种潜力释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先进技术的深度赋能,是高产攻关的核心支撑。然而,这场“品种突围”并非偶然,今年以来,该县主动对接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成功引进核两优7号、川康优丝苗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并配套推广培育壮秧、宽窄行定距移栽、机插秧轻简化栽培等先进技术。与此同时,由“专家+农技人员”组成的攻关团队从播种、栽插到大田管理,全程为种植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无人机飞防病虫害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更让水稻种植实现了“精准管护”,有效保障了稻田无病虫害、水稻生长均衡,为增产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保姆式”技术服务,让先进栽培模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落地到每一寸稻田。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科学的种植模式,为米易水稻高产筑牢根基,作为安宁河流域的核心区域,这里年均2700小时的日照、昼夜温差大、富含矿物质的土壤,构成了水稻生长的“黄金三角”。但米易没有躺在自然禀赋上“吃老本”,而是通过稻菜轮作模式实现“土地增值”既改善了土壤肥力,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全县10万余亩稻菜轮作基地,形成“冬春种菜保收益、夏秋种粮保安全”的良性循环,为粮食高产提供了可持续的生态基础。此外,自去年启动“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以来,米易县已成功打造2个粮油千亩高产展示片,为此次百亩攻关片高产突破积累了宝贵经验。
“稳产量”与“提品质”并行,是米易县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定方向。县农业农村局粮油种业站站长周鹏飞表示,此次百亩攻关片亩产创新高,是全县粮油生产水平提升的缩影。这片创造奇迹的稻田,不仅见证了一个数字的诞生,更勾勒出四川“天府粮仓”建设的新路径:以品种为基、以技术为翼、以生态为魂。
未来,米易县计划到2026年建成11个以上粮油千亩高产展示片,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稳步提升全县粮油产量与品质,持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为全省粮食安全贡献米易力量。(图片由米易融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