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引客来

2025-09-18 10:42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高原)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绿水青山引客来

2025年09月18日 10:42   来源:农民日报   

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叫河镇的群山深处,天河大峡谷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其间。曾经,这里的村民守着满目青翠却愁于生计;如今,随着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的兴起,“靠山吃山”有了新内涵——绿水青山引来八方游客,让乡亲们端稳了文旅“金饭碗”,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天河大峡谷的群峰之间。在度假区入口处,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而在10年前,这里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秘境。

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2016年正式开园,观赏总面积达56平方公里,坐拥1800多个山头、610余条沟壑,平均海拔超1500米,其中最高峰大鹏山海拔达2116米。这里年平均气温仅有10.2摄氏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的“生态氧吧”。依托“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的资源优势,累计投资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出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康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以前路不好走,外地游客很少来。”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王妞是土生土长的叫河镇人,她回忆道:“现在栾卢高速通了,度假区门口就有以天河大峡谷命名的出站口,从洛阳过来1个多小时,郑州过来才3个小时,周末和节假日停车场都停满了车。”数据显示,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从开园初期的10万人次,增长到如今的近30万人次。

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便捷的交通,让天河大峡谷成为栾川旅游的“新名片”。五圣峰的巍峨、娘娘湖的清澈、悬空栈道的惊险、民俗客栈的雅致,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夏天避暑到天河”成了越来越多周边省市游客的共识。

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吸引着周边村民就近就业。目前,度假区直接带动就业约8000人,其中本地村民占比90%以上,涵盖导游、保洁、餐饮、客房、安保等多个岗位。“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顾家里的老小,收入还不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在度假区内天河中州国际度假酒店工作的畅凤娟说。

除了直接带动就业,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还带动了“配套经济”的繁荣。在度假区商业街,东沟口村村民孙保省的山货摊位前摆满了连翘、山萸肉等中药材,以及核桃、板栗等农产品。“这些都是自家种的、山里采的,游客很喜欢。”孙保省说,以前这些东西“藏在深山无人知”,现在靠着度假区客流,成了“香饽饽”。如今,度假区周边已发展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

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不仅“卖风景”,更“卖文化”。深挖伊尹养生、刘秀传说、赵公明财神文化等历史资源,建成公明道院等文化景点,推出“汉服研学”等特色项目,让游客在赏景的同时感受中原文化魅力。“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故事变成了‘活景点’,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让村民的山货有了文化附加值。”度假区负责人王建军说。

在栾川县,这种“生态+文化+旅游”的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聚宝盆”。叫河镇水蒿坪村过去交通闭塞,村民靠伐木、采药为生。天河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开发时,村里整体搬迁安置,统一规划建设民宿集群,一些村民搞起了“农家乐+民宿”,日子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前砍树挣钱,破坏了环境还挣不多;现在护着树搞旅游,收入高了,山也更绿了。”村民王林的感慨道出了发展理念的转变。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