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个人在家凑合吃,现在有了养老互助站,饭菜变着花样吃。跟大家伙儿一起打牌、下棋,说说笑笑,日子过得可高兴哩!”近日,山西省大宁县三多乡茨林村村民冯翠莲说。
去年以来,大宁县三多乡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建设养老互助站,以“互助养老”为依托,以“邻里守望”和“志愿服务”为纽带,构建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农村养老服务网。随着养老互助站的建成使用,茨林村的老人们不仅有了吃饭的去处,更通过养老互助获得了更多情感依托和陪伴。
连村是三多乡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在村人口117人,75岁以上的留守老人17人。近年来,该村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利用农户自愿提供的房屋场地,由村集体配置互助站基础设施,建设养老互助站。2024年8月21日,三多乡连村养老互助站正式启动。自此,村里的17位留守老人每天中午都选择来这里就餐。据介绍,按照老人自愿的原则,互助站为年满75周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午饭,周一至周五每天只需交纳一元钱。
随着养老互助站在其它乡村铺展开来,服务内容也逐步多元化。三多乡创建志愿服务队伍,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洗衣做饭、代买代办、应急帮助、打扫卫生等,并通过为养老互助站的老人提供居家清洁、心理疏导、陪同就医等服务。在关注老年人饮食的同时,养老互助站联合村医务室建立老年人档案,由村委会组织村医每周为老人进行血压、血糖、心率等检查。针对农村留守老人慢性病多发、安全问题突出的实际情况,三多乡和移动、电信公司协调,开发智能终端,建立老年人居家呼叫及应急救援平台,为农村老人办理“银龄守护卡”。
“1、2、3号键是用于日常联系,红色键是紧急求助。”这张小小的设备能上传实时位置、求助信息,还能双向通话、远程问诊,给老人安了个“平安符”。
“互助站把老人聚在了一起,村里再把在养老互助站就餐的老人们结成互助对子,每两人或三人一组,让邻里之间每天一声问候、每周一次探访、急事随叫随到,通过一天一敲门,一天一见面的方式随时关注彼此动态。”连村党支部书记李永红说,通过这个纽带,村里老人建立起了互帮互助的亲情。
茨林村77岁的村民张继英说:“村里的妇女主任和我是邻居,每天抽空过来给我打扫卫生,每隔一段时间给我剪一次头发,就和亲女儿一样。”
“每天中午一起来吃完饭,下午又一起回家,到了晚上,两位老人一起说说话解解闷。”茨林村的孙平山和王保贝两位老人在养老互助站成了好搭档。
目前,三多乡已建成9个养老互助站。在这里,摔了跤出不了门的老人有饭吃,患有脑梗的村民有人扶,孤寡老人有人陪,大家伙儿抱团过晚年,实现养老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