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四会”牵住治理“牛鼻子”

2025-08-29 10:19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高原)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一约四会”牵住治理“牛鼻子”

2025年08月29日 10:19   来源:农民日报   高峰 孙新艾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 文/图

穰东镇穰西社区召开道德评议会评选“十星级文明户”。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攀比浪费现象严重,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办事既省钱又省心,大伙儿打心眼里赞成!”近日,在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村民李合霄提起村里的变化脸上满是笑容。

近年来,穰东镇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过重等陈规陋习,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协会)作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通过建机制、抓规范、强引导,让小载体释放出推动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大能量。

“量身定制”明规矩,让村规民约接地气。穰东镇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定”,组织各村(社区)结合实际,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庭院议事等形式,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保护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条款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贴合当地习俗。葛营村在修订村规民约时,明确规定“婚事彩礼不超过3万元,丧事宴席不超过10桌”,并同步制定违约惩戒措施,由全体村民共同监督执行。如今,按规矩办事已成为穰东镇10多万名村(居)民的自觉行动。

“四会”联动促落地,让文明新风入人心。在穰东镇,“四会”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文明推手”。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婚丧事宜指导,从礼金标准到宴席规模全程把关,2024年以来累计为群众节省开支超200余万元;道德评议会每季度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村民议事会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禁毒禁赌协会联合派出所常态化开展相关宣传,有效遏制了歪风邪气。“前阵子我家孩子结婚,红白理事会不仅主动上门帮忙张罗,而且帮我们算了一笔‘节约账’,既热闹又不铺张,亲戚邻居都夸我们思想开明。”泰山庙村村民王梅说。

常态引导浓氛围,让文明种子扎深根。为了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穰东镇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移风易俗文艺会演、文明新风宣讲会等活动50余场次。同时,利用村头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等载体,宣传村规民约和文明故事,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理念融入日常、浸润人心。

积分赋能激活力,让共建共治成现实。穰东镇还在全镇各村(社区)设立“文明银行”,给每家每户发放积分存折,积分登记由各村民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村民们只要在尊老爱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邻里互助、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都会获得相应积分记入各家的积分存折中。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凭存折到村(社区)“文明银行”兑换食用油、拖把、洗衣液等生活用品。这一得民心顺民意的举措,赢得了全镇广大群众的称赞和好评。

如今的穰东镇,陈规陋习逐渐退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邻里纠纷扯皮的少了,互助和睦的多了;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象少了,处处透着“洁净美”的多了。“‘一约四会’看似是小载体,却牵住了乡村治理的‘牛鼻子’。”穰东镇党委书记耿飞表示,下一步,穰东镇将持续完善“一约四会”运行机制,让其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上发挥更大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动力。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