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里的创新味

2025-08-28 10:29 来源:河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梁木)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稻浪里的创新味

2025年08月28日 10:29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刘一洁

秋意渐浓,行走于河南的稻田之间,扑面而来的,不仅是稻香,更是一种蓬勃的创新气息。

技术新。在信阳商城县的再生稻田里,90后新农人何建强喜滋滋地算着“一季种两收”的效益账。从40亩到18万亩,再生水稻面积增长的背后,是一位位农民从“敢闯”到“敢成”的信念,更藏着技术下沉的扎实轨迹。

3名正高级农技推广研究员领衔,95名农业科技人才分包乡镇,技术指导覆盖率超80%;2024年以来,已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千人次。科技,正成为这片土地最沉稳的力量,让水稻田实现“一季种植,两季收获”,直奔“吨粮田”。

模式新。潢川的稻田有着另一番景象,水波潋滟,虾戏鳖游,俨然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颠覆了“稻田只产粮”的固有认知;更大的惊喜在加工车间里,在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精准完成甲鱼清洗、蒸煮、分装等工序,这套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生产线,日加工甲鱼达30吨。

从活体到加工、从粗加工到深加工,从“稻虾共作”到“全产业链布局”,潢川用10年完成产业转型,实现了“养殖有规模、加工有深度、销售有渠道”的良性循环,从“一亩田”里链出了更多价值,让农业效益更丰厚。

观念新。最令人惊喜的,是汝阳的稻田小镇。小火车穿梭稻浪、木栈道蜿蜒田间、研学课堂上欢笑不断……在汝阳,稻田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场所,而是承载文化与乡愁的艺术空间,农业变成了有吸引力的产业,农村变成了向往之地。

眺望中原稻田,这三幅画卷共同诉说着一个事实:农业从来不是“夕阳产业”,在技术、模式与观念的持续创新中,农业的边界将不断拓宽,乡村的价值正变得愈发多元。



(责任编辑: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