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个大中型灌区启动春灌供水

2025-03-27 11:05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高原)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112个大中型灌区启动春灌供水

2025年03月27日 11:05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春回荆楚,水润良田。眼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期,湖北省各地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湖北省水利部门统筹调度、科学施策,全省112个大中型灌区开足马力保障春灌用水,累计灌溉面积达373.17万亩,为夏粮丰收注入“活水”。

在枣阳市,372座水库蓄水量达4.3亿立方米,占全市正常蓄水量69%。当地巧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向沿线调水523万立方米,形成主水、客水联调格局。“我们紧盯每次有效降雨,既算‘水量账’又保生态流量,确保每一滴水用在刀刃上。”枣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员表示。

渠道畅,春水活。为疏通命脉,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仙桃市自去年冬季启动水利设施“强筋健骨”行动,累计疏浚沟渠961公里,维修泵站105处、水闸296处,让通顺河、南干渠等骨干渠道重现“水清渠畅”。与此同时,徐鸳泵站、北坝泵站20余名职工春节无休,满负荷抽引汉江水8000万立方米,保障毛嘴、三伏潭等乡镇农田首轮泡田用水需求。

在嘉鱼县簰洲湾镇,新建成的双益泵站正轰鸣运转。这座总装机1320千瓦的泵站,从长江抽水流量提升至7.44立方米每秒,可覆盖10万亩良田。“滑道式设计让泵站‘随水位升降’,就算再遇2022年大旱也不怕!”簰洲湾镇水利站站长朱林霄信心满满。

面对局部旱情,湖北各地创新技术手段,织密抗旱“防护网”,破解用水难题。天门市九真镇虾农们近日经历了一场“及时雨”:当汉北河水位过低导致泵站停摆时,引汉灌区管理局紧急调运2台潜水电泵,仅1.5小时就完成设备装运,当天便让万亩虾稻田“喝”上春灌水。“活水一来,虾苗欢腾,丰收有指望了!”虾农李师傅望着汩汩清流笑逐颜开。

湖北省水利厅农水处负责人透露,“十四五”以来,湖北累计投入151.75亿元实施214处灌区现代化改造,耕地灌溉面积增至4896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548。通过数字孪生、智能监测等技术,全省形成“蓄引提调结合、渠系管网联通”的智慧水网,即便在2022年大旱之年,仍保障了粮食总产超500亿斤。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