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有新要求 新部署

2025-02-24 09: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梁木)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有新要求 新部署

2025年02月24日 09: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中央一号文件有新要求

  事关亿万农民“钱袋子”,中央一号文件有新部署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胡璐 古一平)23日对外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通篇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可以说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说。

  文件在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这一章节里,对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进行了部署。

  金文成表示,要聚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战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为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生产力开辟道路。重点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按照“保障居住、管住乱建、盘活闲置”的要求,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保护好农民和集体在内的各方合法权益。

  二是深化农业经营制度改革。适应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基本摸清了集体资源资产现状。要加强规范管理和有序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也要注重防范经营风险。

  四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要健全多方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激发地方政府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维护进城农民合法权益。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高敬 古一平)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3日对外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

  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今年如何进一步鼓起农民“钱袋子”?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各地要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为基础,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苹果、黄花菜、木耳等小产业,成长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文件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李国祥说,近年来农民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需要在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上下功夫。各地要通过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同时,推广用好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等管用模式,解决当前农民工素质结构、职业技能不匹配等问题。

  专家表示,各地还要着力在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农民闲置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此外,文件提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合与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责任编辑: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