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蔬菜生产新装备新技术观摩交流活动在昌平举行,国内外近40家企业的120多种农机具现场展示,涵盖了育苗嫁接、耕整地、定植移栽等8个蔬菜生产环节。
在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新技术新装备令人大开眼界。它们有些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的最新成果,也有不少来自京外企业。
在场地左侧,一款造型奇特的机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白色钢架上,并排着一组三角形支架,循着支架,链条带动长条状台子不停转动,仿佛反复爬坡、降落的摩天轮。“这是用来育苗的,在台子上放置好苗盘,苗盘就能随之一起转动,获得均匀的光照。”来自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王国庆介绍,这样不仅能缩短育苗时间,还能有效提升育苗品质。“目前这款机器在首农集团位于黑龙江的种植基地试验,效果不错,接下来计划在天津开展试验。”
另一边,一款名叫“杂草打击者”的小机器也引来不少关注。机器形似小车,靠四个轮子行驶,车身是个四四方方的白箱子。“它的绝活在车底。”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款智能化除草机,车底配备摄像头并具备高精度识别功能,可以将蔬菜和杂草准确地识别出来。
“一旦发现杂草,车底会发射激光,直击杂草根部,通过高温灼烧消灭杂草。”他介绍,“杂草打击者”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一项在研成果,目前仍处于研发实验阶段,后续还要进一步改进。
可自动升降的草莓种植架、人工调控温湿光的植物工厂、可原地掉头横移的打药机、没有驾驶室的旋耕机和起垄机、将胡萝卜从土中连根拔起的自动收获机……现场还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农业机器人,它们功能各异,在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图像识别等高新技术加持下,智慧化程度也随之升级。
除了集中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和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对外开放蔬菜无人农场群体智能联合实验室。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处、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与9家农机装备企业签署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在京先行先试意向书,促进蔬菜生产短板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产业培育。一系列合作将带动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北京逐步建设成为全国智能农机科研创新应用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