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舟看压舱。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从三个方面的核心数据看,三农“压舱石”稳得住。
一看“米袋子”:夏粮早稻丰收归仓,秋粮丰收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霜降时节,秋粮开始大规模上市,近日国家在江苏、河南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传递了明确信号,要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钞票到手,丰收又增收,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农民利益。
二看“菜篮子”:蔬菜产品数量足、质量好、品种多,肉蛋奶生产稳定,海鲜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而林禽、林畜、林菌产量稳定增长,进一步丰富了万家“菜篮子”。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针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要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百姓餐桌菜肴丰富,价格稳定。
三看“油瓶子”:今年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要看到,扭转大豆依赖进口局面任重道远,要做好当前花生收购以及油菜播种,努力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丰收来之不易,启示更显珍贵。
这是“藏粮于地”的丰收。今年我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耕地持续多年减少态势被遏制,“南减北增”局面被扭转。事实表明,必须认清人多地少国情,实施“长牙齿”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