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5日讯 (记者 梁木) 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今年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是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全年粮食丰收 秋粮增产明显
“霜降见霜,粮食满仓”。霜降节气刚过,截至10月24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度超过八成,正在由前一阶段时间的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又是一个丰收季。结合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是近9年增产最多的;早稻产量563.5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560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大豆面积仍然保持在1.5亿亩以上,预计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张兴旺表示,虽然今年局部气象灾害较重,如华南的“龙舟水”、超强台风,长江中下游的“暴力梅”,黄淮海干旱、旱涝急转,东北出现了阶段性的低温、极端暴雨等,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但从全国来看,今年全国农业灾情是近几年较轻的一年,农作物累计受灾1.35亿亩,比常年要减少了4400多万亩,“从各地反映和专家的测产情况看,绝大多数省份是增产的,个别的省份地区因灾减产。算大账,秋粮增产是明显的。”
单产提升对增产贡献达七成以上
稳面积、增单产,是粮食生产的两个关键。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改委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季季紧抓,茬茬接续、环环相扣挖掘单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据专家分析,今年粮食丰收单产提升是重要的支撑,对增产的贡献达七成以上。
具体来看,一是以“增密度”为切入点,亩均株数不断增加。比如,今年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亩株数,少的增加100株,多的增加300—400株。二是以“创高产”为着力点,关键技术加快推广。今年重点推广了玉米精准调控、大豆大垄密植、小麦精细整地播种、油菜直播密植等高产技术模式。三是以“高性能”为突破点,农机装备升级明显,针对播种质量不高这一薄弱环节,加快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普及推广,同时辅助加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装备。四是以整建制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比如,今年小麦整建制推进县亩产较上年提高了5.1%左右,带动小麦平均亩产提高10公斤左右。
潘文博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一是继续筛选推广一批抗逆稳产、高产优质品种。二是继续组装集成一批高产稳产、绿色高效、宜机适用的技术模式。三是继续普及推广一批以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和有序抛秧机为重点的新型农机具。四是继续建设一批水肥一体、集中育秧、沟渠配套的农田设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五是继续引导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带动推广增产措施,保障关键举措落地见效,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
秋冬种已展开 进展顺利
“三秋”是农忙旺季,农谚讲“三春不如一秋忙”。当前秋收尚未结束,秋种已接茬展开。潘文博介绍,农业农村部在统筹抓好秋收的同时,未雨绸缪地推进秋冬种工作,秋分前就作了全面部署安排。从实地调研和各地反映情况看,目前秋冬种进展总体顺利,前茬作物腾茬及时,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播种进度同比略快。
作为翌年农业生产的开始,秋冬播的小麦面积约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冬油菜占全年油料的一半以上,抓好冬小麦、冬油菜的播种,对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及时释放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分钱的政策信号,制定发布了冬小麦冬油菜播种技术指导意见,开展了“前茬玉米晚收、后茬小麦晚播”的“双晚”技术培训,关口前移落实秋播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防病虫措施,从播种环节就着手落实大面积单产提升措施。
近日,农业农村部派出6个工作组赴14个重点省指导各地抓好秋冬种生产的下一步工作。一抓面积落实,适期适墒播种,而且要种足种满,面积是丰收的基础。二抓冬前管理,落实小麦播后镇压、冬前镇压、浇越冬水等措施,培育冬前壮苗。三抓防灾减灾,立足抗灾夺丰收,落实落细防寒抗旱、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收基础。
秋冬种是用肥高峰期,占全年用肥量超25%。潘文博介绍,从供需情况看,今年秋冬种期间,化肥农用需求总量1380万吨,供应量大体1900万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从市场运行看,预计后期主要化肥产品价格还是以稳为主。
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目前,各地秋粮陆续丰收上市,逐步进入购销旺季。粮食价格事关农民当年种粮收益和来年种粮积极性。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介绍,综合来看,我国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供需仍保持紧平衡格局。为稳定粮食市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健全包括最低收购价、储备轮换、关税配额等在内的一揽子调控政策体系。
下一步,将紧盯秋粮购销动态,多措并举抓好秋粮政策性收储、市场化收购及购销市场调控,推动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李敬辉介绍,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托市收购和储备收购。落实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及时启动托市收购,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10月中下旬,河南和江苏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已经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收购,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近期,中储粮在黑龙江等主产区也启动了新季玉米储备收购,后期还将增加收购网点,扩大收购规模。大豆加工补助、储备收购等政策正在加快推进,并将适时出台。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协调强化仓容、资金、运力等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多措并举引导各类主体入市收粮。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完善粮食收购相关协调机制,强化央地、部门、区域间协同联动,落实落细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强化信息服务。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粮食收购进度、市场信息等,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秋粮收购市场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