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药乡”焕新彩

2024-10-21 12:42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高原)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千年药乡”焕新彩

2024年10月21日 12:42   来源:农民日报   

  202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212.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454亿元、实现增加值58.36亿元,占全省中药材产业的56.2%、占全市GDP的9.7%……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的甘肃省定西市,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仓”的美誉,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定西市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着力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全过程质量监管,有力推动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于今年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链种植、交易、加工等各环节高质量融合发展,“千年药乡”在新时代正焕发更大光彩。

  

  源头提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

  近日,在渭源县新寨镇有机药源基地,成片党参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药农正加紧进行除草、喷药、安装“诱虫板”等管护工作,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我自己育了2亩党参苗,来年开春能移栽20亩,预计能卖20万元。好收成离不开政府免费为我们发放有机肥和遮阳网,还请专家手把手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新寨镇廖家寨村村民王学武看着地里一株株茁壮生长的党参苗笑着说。今年以来,当地通过项目奖补、配置农产品源头追溯监控系统等举措,对党参种植、施肥、采挖全过程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实现道地中药材全程可追溯,引导中药材种植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助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味好药材,一头连着优质种源,一头连着种植方式。好药材是从地里长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炮制制剂科首席专家杨锡仓介绍,长期以来,中药材掺杂使假、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营养价值下降等问题损害产业声誉、困扰产业发展,“关键要从源头管住、管好中药材生产,健全标准指标体系,推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定西市从源头下功夫,抓好种植环境改良、种质资源管理与保护、新品种引进示范等工作。引进甘肃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团队,创新育苗机制筛选优质种源,通过组培技术进行提纯复壮,对中药材优良种苗进行繁育,从源头上把控病害发生;同时,采取“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努力提升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水平。

  目前,定西市中药材种植已从追求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向稳量提质转变。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13年的116万亩增加到2024年224.4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189.3万亩,标准化种植率84.2%。

  

  强化服务变“天然药仓”为“天下药仓”

  天还未亮,陇西县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开门迎客,一辆辆满载着中药材的货车排队入场,药农、客商络绎不绝。李艳是一位来自安徽亳州的客商,常年在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收购药材给全国各地供货:“我爸爸在陇西做药材生意一辈子,现在我们小辈接班了。”父女两代能一直在陇西收购药材,除了让他们放心的道地品质,舒心的营商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也给像她一样的外地客商吃下了“定心丸”。

  定西市气候湿度小,干而不燥、凉而不阴,且连霍、兰海、青兰等高速穿境而过,交通条件便利,十分适合中药材仓储物流,素有“天然药仓”之称,已形成“南药北贮”格局。

  化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定西市大力推进交易市场整顿提升,不断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抽检设备配置,稳步推进陇西首阳、文峰、渭源渭水源、会川和岷县当归城5个中药材产地市场仓储库仓储能力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中药材流通体系持续完善,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3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

  创新的中药材交易新模式也在放大定西药市辐射带动效应。首阳中药材交易市场运营副总经理史彤介绍,聚焦服务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定西市集中建设集交易、仓储、物流、检测、融资、质量追溯等线上线下功能于一体的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运用全新的“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中药材产业上下游客户信息不对称、商品质量不确定、买(卖)难、融资难、违约多、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仓储交易扩容增量,带动中药材种植、稳定中药材价格、聚集市场等功能不断强化。

  伴随着中药材交易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电子交易转变,定西市中药材交易进一步活跃。2024年上半年,全市已有限额以上销售企业22户,批零销售企业36户,中药材网店1490余户。全市中药材交易量达到72万吨,交易额达到143亿元,其中电商销售2.3亿元。

  

  医药并举打造产业传承创新高地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引导群众试种中药材取得成功以来,定西市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的主要抓手,以点带面,一步一个台阶推进产业发展。从“种好药”到“卖好药”,定西市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已成为富民强市的特色支柱产业。2023年,当地农民从中药产业年均获得收入234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9%。

  进入新时代,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头顶“千年药乡”“天然药仓”等“金字招牌”,地方产业发展如何保持优势、进一步提质升级?定西市给出的答案是提升加工能力和坚持文化赋能,紧盯“医、药、养”三个关键,促进“医药并举、共同繁荣”,着力培育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走进位于安定区巉口镇的扶正药业生产车间,只见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技术人员正娴熟地操作着机器,各类药品经过制粒、压片、铝塑、包装、检验等工序,即将销往全国各地。扶正药业前身为定西制药厂,是甘肃省制药行业骨干企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定西市实施中医药工业产业大突破行动,一方制药、奇正药业、中国中药、广药白云山等一批中医药龙头企业在定西落户投产,当地中医药产品由传统的原药材、饮片切片升级到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制剂、提取物等多元形态,呈现系列化、高附加值发展趋势。

  同时,中医药医疗服务网络的全面建立进一步拓展了中医药产品消费场景,激发产业发展潜能。定西市建立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中医药专科专病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重点,乡镇(社区)、村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成陇西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中心、漳县遮阳山景区旅游康养服务区、通渭温泉疗养中心等一批中医药康养基地,通过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以医养、药养、食养等“八养”为主要内容的定西特色康养产业。

  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新起点,定西市将持续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效益,抓标准稳规模、抓招商延链条、抓品牌拓份额,梯次化培育打造一批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和“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不断提升定西中医药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切实把定西建成西部乃至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