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为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本报联动大众日报、海南日报共同推出“一粒种子促振兴”重大主题报道,展现各省近年来在种业振兴方面的新成就新亮点。敬请关注。
河南
我的小麦家族有多强
202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南阳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看到丰收在望,习近平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本报记者 刘晓阳
大家好,我是一粒出生在河南的小麦种子,名字叫郑麦136。前段时间豫北刚刚下了一场雪,地里墒情很足,在农业大县延津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我正抓住大好春光,努力汲取光热向上生长。
今年,我的老板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良成在延津、鹤壁等地扩种了1.3万亩种子田。其实,这几年,我在黄淮麦区及长江中下游审定区域深受很多农民伯伯的欢迎。据统计,从2019年通过审定至今,我已被累计推广种植面积高达1200万亩。
这是为啥呢?用农民伯伯的大白话说,“这品种靠得住,种着放心。”
2023年“三夏”期间,连续强降雨天气使得河南小麦收获“困难”重重,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也成了考验小麦品种耐穗发芽的试验场。而我凭借着超强的综合抗逆性和耐穗发芽能力,成功顶住了连阴雨的侵袭,几乎没有穗发芽的情况出现,这让我老板高兴了好一阵子。
说到这里,该隆重介绍我的出身了。我是省农科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雷振生团队历时多年培育出的新品种。我的母亲是黄淮南片第一麦矮抗58,我的父亲是黄淮北片第一麦济麦22,这两个品种曾是黄淮南片、黄淮北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所以说,我身上具备高产稳产的优良遗传基因,一出生就自带“学霸”光环。
再带大家来看看我出生的地方——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这里的1亩地可以繁育十几个到上百个新品种,很多小麦新品种正在诞生。现在的它们可能仅仅是一串看不懂的数字编码,但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像我一样,拥有一个中文名字,并在小麦主产区占有一席之地。
多年来,就在这片看似普通的试验田里,诞生了众多实力超群的小麦明星品种:我的“前辈”郑麦366曾经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师兄”郑麦379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四年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品种;而我也经受住了近年来多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考验,有望成为新一代主导品种。
“中国种,河南芯。”其实,我的整个河南小麦家族都很强。2009年以来,河南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数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全国小麦育种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共11个,河南占5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对增产的贡献率接近5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围绕种子芯片这一重大课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以及中原农谷蓄势起航。小麦育种迈入生物育种、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阶段,河南小麦家族的版图正在扩大,不断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中原大地上的8500万亩麦田格外吸睛,我的超强小麦家族正迎着春风,茁壮成长,孕育丰收的希望。
山东
小豆住进了“阳光房”
2021年10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走进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察看大豆、苜蓿、藜麦、绿肥作物长势,了解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耐盐碱植物育种和推广情况。习近平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加强种质资源、耕地保护和利用等基础性研究,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众日报记者 李明
初春时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片盐碱地上稍显寂静,而在不远处的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平台里,我已生根发芽。我叫小豆,是一粒被科研人员从众多育种材料里挑选出来的大豆种子,耐盐碱、高产是我的成长目标。
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我生活的这片土地——黄三角农高区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代表,盐碱土壤分布广泛、类型丰富,面积达43.9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83.75%,是探索盐碱地治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都说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育种的第一步就是对现有育种材料进行筛选。我的旁亲近亲数量庞大,针对盐碱地育种这一领域,科研人员通过基因检测、小区试验等手段把我们这些耐盐碱能力强的种子挑选出来。在实验室里,我们每一粒种子都对应着一个编号,编号背后对应着大量的数据,比如我们的株高、结荚数、单株粒数、粒重、病害比例等。这些都是科研人员通过前期大量工作得来的。
种业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筛选、杂交、定向培育等方式最终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往往需要十余年。而我现在生长的地方,就像一个极度舒适的“阳光房”,我们在这里快速成长,极大缩短了这一过程。
这里是国内首个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加速器。科研人员集成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通过对比试验获取最优的植物生命周期模型,并根据植物株高,布局建设了8个适应不同植物、不同品种的育种加速子模块,再配备不同的光照、水培模组等设备,实现了植物育种的加速迭代。育种加速器每年可育种6—8代,速度是温室育种的3—4倍,是大田育种的5—6倍。
通过不停杂交培育、再筛选,我们这些种子里的佼佼者会被再次挑选出来接受最终考验——参加耐盐碱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如果在众多科研院所选送的选手中脱颖而出通过审定的话,就将变成耐盐碱大豆新品种,最终送到农民伯伯手中,在广袤的盐碱地上为粮食增产作出贡献。
我们大豆家族只是黄三角农高区众多耐盐碱作物的其中一支。这里已搜集保存粮食、油料、牧草、绿肥、盐生植物等种质资源2万余份,并承接实施了国家、省各级耐盐碱作物区域试验和新品种对比试验10类,种植品种(系)943个。目前,黄三角农高区已筛选培育小麦、大豆、藜麦、苜蓿、花生等5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其中审定田菁、水稻等新品种4个,开展各类作物试验示范10万余亩,努力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海南
一粒玉米种子的蜕变之路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习近平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海南日报记者 刘杰
我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一粒玉米种子。别看我体格不大,但我身体里蕴藏着强大的能量,可以为农民伯伯增产增收,也可以丰富大家的“菜篮子”。
此前我一直在黄淮海地区居住,已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由于具有耐密、高产等优良特性,大家都特别喜欢我。但“人无完人,豆无完豆”,过去的我特别害怕虫害,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这些家伙一过来,我就得遭殃,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仍有不少伙伴因此生病、受伤。我一直在想,如果哪一天我们可以实现蜕变,不再害怕这些害虫,那该多好啊!
2020年的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位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把我保存在了一个瓶子里,对我微笑着说,要带我去一个温暖的好地方,在那里我可以学会抗虫害的本领。
满怀着期待,很快我就到达了目的地——位于海南三亚的崖州湾科技城。科研人员将我种在了这片温暖的土地里,北纬18度的阳光洒下来,我身上暖暖的。我发现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有玉米、大豆、水稻等等,它们正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在科研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随着时间推移,我长成了1.7米高的小伙子,身高体壮。随后,科研人员运用生物育种创新技术将一颗“LP007+——农业芯片”植入我的身体里。科研人员说,这样我就可以在保持自身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抗虫害的本领,以后再也不用怕那些害虫了。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四季如春,就算是冬天,我也可以茁壮成长,这也大大缩短了我的培育周期。要知道,如果在我的北方老家,冬天我只能躺在仓库里避寒。借助海南三亚的气候优势,经过几年的多轮培育,我的抗虫害性能越来越稳固,长得又快又好,在“南繁硅谷”实现了蜕变。
“现在,你可以回家了。”2023年,科研人员把“加强版”的我送上了回黄淮海地区的飞机。我只是成千上万份种子中的一员,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小伙伴,和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深深扎根在海南这片沃土,用汗水浇灌梦想,结出了一颗又一颗承载着人民期盼和国家希望的种子。
我再一次扎入了家乡的土地,但完成蜕变的我,再也不怕害虫了。茁壮成长的我,看到农民伯伯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