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生产与贸易知多少

2023-12-26 09:47 来源:农民日报

  甘薯常被称为红薯、红苕、番薯等,起源于中南美洲,16世纪末传入中国,因种苗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在中国被广泛种植。甘薯营养全面均衡,被世界卫生组织冠以“最佳食物”的称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目前国内红薯生产大省(市)主要有四川、重庆、河南、山东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统计,108个种植生产甘薯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和非洲是甘薯的主要种植大洲。2021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约220.6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国,甘薯产量为4783.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53.6%。

  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甘薯国际贸易并不活跃,甘薯贸易额较低。2022年世界甘薯进口额75367.6万美元,占农产品总进口额的万分之三,甘薯国际贸易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甘薯主要出口国有美国、荷兰、埃及、西班牙和越南,主要出口产品为干甘薯和鲜甘薯;甘薯主要进口国有荷兰、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比利时,主要进口产品为鲜甘薯。中国甘薯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2022年,中国甘薯前四大出口省份依次为云南、山东、广东和湖南。主要贸易品种有其他非种用鲜甘薯、冷冻甘薯和干甘薯。2022年,中国甘薯主要出口越南、日本、荷兰和韩国等国家。

  当前我国甘薯出口量与生产量相差较大,是甘薯生产大国却不是贸易大国。从进出口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甘薯贸易以初级加工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甘薯国际竞争力较弱。针对促进我国甘薯出口贸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甘薯品种改良、运输、贮藏、加工等领域的科技研发力度,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出品率。加强中国甘薯产品品牌建设,走优质优价道路,打造优质产品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强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结合国际市场需求,转变中国甘薯出口贸易结构。在干甘薯、粉丝(条)、冷冻甘薯、鲜甘薯构成的出口传统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开发新型健康型甘薯休闲食品,适当增加甘薯膳食纤维、甘薯果胶、甘薯色素等高科技深加工甘薯产品出口,提高我国甘薯出口收益水平。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优先把握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在继续关注主要出口目标国需求的前提下,发挥已有出口优势,深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具有贸易互补优势和地缘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国的需求动态,力争稳步开拓新市场。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商务局)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景远)
2025两会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中国甘薯生产与贸易知多少

2023年12月26日 09:47   来源:农民日报   史越 杨红艳

  甘薯常被称为红薯、红苕、番薯等,起源于中南美洲,16世纪末传入中国,因种苗适应性强、高产稳产,在中国被广泛种植。甘薯营养全面均衡,被世界卫生组织冠以“最佳食物”的称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目前国内红薯生产大省(市)主要有四川、重庆、河南、山东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FAOSTAT)统计,108个种植生产甘薯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和非洲是甘薯的主要种植大洲。2021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约220.6万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国,甘薯产量为4783.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53.6%。

  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甘薯国际贸易并不活跃,甘薯贸易额较低。2022年世界甘薯进口额75367.6万美元,占农产品总进口额的万分之三,甘薯国际贸易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甘薯主要出口国有美国、荷兰、埃及、西班牙和越南,主要出口产品为干甘薯和鲜甘薯;甘薯主要进口国有荷兰、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比利时,主要进口产品为鲜甘薯。中国甘薯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2022年,中国甘薯前四大出口省份依次为云南、山东、广东和湖南。主要贸易品种有其他非种用鲜甘薯、冷冻甘薯和干甘薯。2022年,中国甘薯主要出口越南、日本、荷兰和韩国等国家。

  当前我国甘薯出口量与生产量相差较大,是甘薯生产大国却不是贸易大国。从进出口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甘薯贸易以初级加工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甘薯国际竞争力较弱。针对促进我国甘薯出口贸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甘薯品种改良、运输、贮藏、加工等领域的科技研发力度,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出品率。加强中国甘薯产品品牌建设,走优质优价道路,打造优质产品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强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结合国际市场需求,转变中国甘薯出口贸易结构。在干甘薯、粉丝(条)、冷冻甘薯、鲜甘薯构成的出口传统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开发新型健康型甘薯休闲食品,适当增加甘薯膳食纤维、甘薯果胶、甘薯色素等高科技深加工甘薯产品出口,提高我国甘薯出口收益水平。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优先把握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在继续关注主要出口目标国需求的前提下,发挥已有出口优势,深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具有贸易互补优势和地缘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国的需求动态,力争稳步开拓新市场。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商务局)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