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黄鲲鹏:水利青年展担当 志愿之光暖人心

2023-12-13 1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梁木)
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黄鲲鹏:水利青年展担当 志愿之光暖人心

2023年12月13日 16: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藏区工作有时候难一点、累一点,但对于受到帮助的贫困群众,可能就足以改变命运,甚至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扶贫无小事,我们在岗位上一定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用心用情,设身处地为贫困群众着想,全心全意为藏区群众服好务,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黄鲲鹏在2020年援藏扶贫日记中写到。

  近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表彰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的决定,黄鲲鹏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成为全国水利系统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水利工作者,也是四川省荣登该榜单的9人之一。

  黄鲲鹏是四川水利系统年轻基层干部,担任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东风渠管理处团委书记、供水科副科长。2019年底,他曾在脱贫攻坚关键冲刺阶段,前往深度贫困的藏区——甘孜州德格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柯洛洞乡一呆就是一整年。远离成都的家,900多公里外藏区群众的家成了他的“新家”。高海拔地区援藏工作,既是对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更是对意志和党性的考验。

    

  图为德格县的冬天。

  悠悠援藏路,浓浓雪域情。除大力开展产业帮扶外,他先后发起“天珠之窗·肢残救助”、“天珠之窗·善地救心”、“天珠之窗·脸盆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21名困难患病群众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免费救助5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惠及全乡700多名小学生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的移风易俗活动,让“脸盆行动”深入学生、深入藏区家庭。

  天珠之窗 打开藏区孩子看世界的那扇窗

  2017年,脱贫攻坚战鏖战正酣。黄鲲鹏被抽调到四川省水利厅机关党委协助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从2015年起,四川省水利厅就开始牵头定点帮扶甘孜州德格县,并分批次派出帮扶工作队实施精准扶贫。

  德格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全县平均海拔4235米,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受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以及思想观念制约,2017年之前,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更是被中央列为“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

  与西藏相邻的德格,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仅生活条件差,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更是非常薄弱,孩子们在课外知识拓展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你们见过闪烁着渴望的眼睛吗?藏区山村那一双双眼睛像天珠一样充满了光芒。又是那么的纯净、清澈。”前线扶贫队员传回的一些反映藏区群众生活、教育等方面的视频深深触动了黄鲲鹏。他下定决心,要为藏区大山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通过教育扶贫,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他的想法得到了单位和水利厅领导的支持,在水利厅团委和东风渠管理处的共同孵化下,“天珠之窗”远程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项目诞生了。

  2017年底,黄鲲鹏会同几名志愿者翻山越岭来到德格县柯洛洞乡,在独木岭小学成功打造了一间远程教室。开课那天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屏幕。这屏幕就是那扇窗,它连结了德格和成都,是孩子们学习汉语课,探寻自然奥秘,普及科学知识,见识祖国大好河山,甚至了解世界杯的那扇窗……

  从此,身在成都的黄鲲鹏有了心系扶贫一线的动力,他带领志愿者们,为德格藏区的孩子们提供远程教育帮扶。策划课件、审核内容、联系老师、对接资源、课后跟踪等一系列工作他都要全程把控。志愿者们持续开展以世界、自然、科学为主题的远程教学,不断带给藏区孩子们新知识和新思维,成功连通了“大山”与外面的“世界”。

  后来,柯洛洞乡更加偏远的两个小学也搭建了远程教育平台,让更多的德格小学生体验远程课。再后来,“天珠之窗”项目为德格中小学生设立了奖助学金,征集了一大批成都的大学生志愿者加入进来,和藏区学生结对,一对一陪伴他们成长、成才。同时,黄鲲鹏在单位还建立了“东风渠实习小站”,一些大三、大四的藏区孩子可以顺利进入实习小站参与社会实践,为藏区大学生搭起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

  在黄鲲鹏的带领下,“天珠之窗”项目实施7年来,已惠及藏区小学生28000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藏区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称赞。

  项目先后荣获“2018年度全国百佳志愿服务项目”、“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五星项目”、“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等殊荣。

  援藏救困 让志愿者之光闪耀藏区

  2019年底,正值全国脱贫攻坚关键冲刺时刻,水利厅派驻德格的一位扶贫干部因患高原引发的疾病返回成都治疗,黄鲲鹏临危受命,被组织委派到柯洛洞乡接任乡党委副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工作。

  他的工作瞬间从后方变前方,他的战场也从机关变一线。他收拾好行囊和包裹,告别爱人和年仅七岁的女儿,心里纵有对亲人、家人的不舍和牵挂,但扶贫的远方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柯洛洞乡下辖8个行政村4000多人口,面积970多平方公里,黄鲲鹏到任第二天就开始走访调研,走访过程中,他发现这里许多群众饱受骨坏死疾病困扰,病痛成为最大的返贫风险点。

  骨坏死疾病是高寒地区的常见病,特别是膝关节和髋关节,这和藏区群众日常爬坡上坎的劳作磨损、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有关,一旦患病就会造成2—4级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53岁的志玛阿姐就是患病群众之一。膝关节坏死已经七八年了,发病时常常彻夜疼痛,加上没有文化,志玛阿姐生活十分不易。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攒些钱,医治自己的腿。

  家住思无村的土登洛绒,常年生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思无雪山背面,以放牧为生,膝关节坏死达九年之久,一旦发病就痛不欲生,彻夜无法睡觉。

  情况比想象的严重。经过调查,黄鲲鹏发现全乡还有不少群众患有严重的骨坏死疾病。他把情况迅速向单位领导做了汇报,并获得全力支持。随后,经多方协调,他分别联系了四川省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展“肢残救助”志愿帮扶项目,针对全乡患骨坏死疾病的困难群众开展全免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黄鲲鹏组织志愿者们利用“天珠之窗”平台,分别在独木岭小学和东风渠管理处机关,分批次进行初诊和专家远程会诊,再分批次组织满足手术指征的患病群众前往成都接受手术。

  2020年8月和9月间,他们前后组织了三批次病人往返成都,顺利实施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康复效果。

    

  图为肢残救助项目藏区患者到达医院。

  土登洛绒是最后一批送到成都接受手术救助的。在前往土登洛绒家里取CT胶片时,黄鲲鹏遭遇了他援藏路上最危险的一次车祸险情。

  那是2020年10月的一个早晨,思无雪山已是大雪封山,白茫茫一片,从乡政府到土登家,需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思无雪山上翻越10多公里山路。当天一早,黄鲲鹏和另一名援藏同志周祥龙开车前去土登家,乡政府其他藏族干部闻讯纷纷阻止他们说:“鲲鹏书记别去了,雪山上的路很滑、很窄、很危险。”

  “同志们放心吧,我们小心点、开慢点就好!”黄鲲鹏边说边上了车。土登的CT片第二天必须要送到成都的专家手里会诊,当天如果拿不到胶片和检验报告,土登可能就错过了这次宝贵的治疗机会。明知有危险,但是没有犹豫和退缩,黄鲲鹏和他的同事毅然出发了。

  山路已经铺满积雪。一个多小时后,汽车翻过雪山山脊,朝山背后的山腰行驶,突然,汽车在一个下坡路段开始失控打滑,并朝左侧的悬崖滑去,伴随两位同志的尖叫,驾车的同事赶紧朝右猛打方向盘,黄鲲鹏也紧急提起手刹,好在左侧的路边有一道高15厘米的边坡,最后时刻,车轮顺着边坡滑进了公路内侧。车停住了,两人一身冷汗,好久缓不过神来。但为了及时救助土登,他们还要鼓起勇气继续沿着满是积雪的山路艰难前行,当他们拿着土登的CT胶片返回乡政府驻地时,已经是晌午时间。放松的那一刻,回忆起在山顶差点车毁人亡的惊险一幕,两位年轻援藏人的腿都软了。

  类似的车祸险情,他在雪域高原一共经历过3次……为及时救助群众,黄鲲鹏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换回的是一位位患病群众的成功康复。对于他来说,“时时放心不下”的,是藏区百姓的安危冷暖,为之忘我奋斗的,是帮扶群众的富裕安康。

  如今,志玛阿姐和土登洛绒已经丢下拐杖,恢复了健康。听村干部说,现在他们逢人就讲党的政策好,感谢四川省水利厅和各级残联、志愿者们对她的无私帮助。

  2020年12月,为期一年的援藏任务结束,黄鲲鹏要离开德格了。这里的藏族干部和群众已经打心眼喜欢上他,大家都认为这位年轻人有思路、有办法、有担当!更可贵的是他质朴善良、有恒心、有号召力!大家都愿意听他的,支持他的工作!知道他要回单位了,各村群众都纷纷表示要来为他送行,但在一个深冬的清晨,天刚蒙蒙亮,黄鲲鹏没有惊动任何一名群众,悄悄踏上了来时的路……

  “离别和送行会很伤感,长久的朝夕相处,大家心里都有很深的感情了,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黄鲲鹏边说边陷入了沉思……

  “脸盆行动” 小脸盆牵动大风尚

  黄鲲鹏的援藏工作结束了,但那份援藏情却在延续,一颗帮扶他人的志愿者之心依然在发光发热。

  2023年6月25日至30日,东风渠管理处10名志愿者在黄鲲鹏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德格县龚垭镇中心小学,柯洛洞乡中心小学、独木岭小学。开展“天珠之窗·脸盆行动”健康卫生教育活动,与孩子们共赴一场爱的“时光会”。

    

  图为参加脸盆行动的藏区孩子。

  在龚垭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排排不锈钢脸盆整齐排成行,全校300多名学生在此集体洗手、洗脸,以培养和树立孩子们讲卫生、爱健康的文明新风意识。志愿者向孩子们发放脸盆、毛巾、牙刷、肥皂、洗发膏、指甲刀等个人卫生用品以及女童青春期用品。这些城市孩子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却是守护大山深处孩子们幸福未来的健康礼包。活动现场,志愿者还为孩子们讲解和示范了“七步洗手法”,并让每一位孩子都现场动手。

  孩子们稚嫩的脸庞荡漾着纯真的笑容,清澈见底的眼睛纯净如玉。学校老师配合志愿者要求每位孩子每晚上传睡前的洗脸、洗手和刷牙视频。孩子们的行动也潜移默化影响到家长,很多藏区群众也慢慢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黄鲲鹏介绍说,天珠之窗·脸盆行动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学童及家庭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几年来,东风渠管理处已在甘孜、凉山8所小学开展50余场专项课程,惠及2000余名藏族、彝族孩子,用志愿行动诠释都江堰“水利铁军”的责任与担当。

  爱的延续 为志愿者之光添彩

  近日,一封感谢信让东风渠青年助学群炸开了锅,信是来自柯洛洞乡郎达村的藏族女大学生小布(文中被资助学生均为化名)。

  小布在信中写道:“我代表我和我的家人,向您们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您们历年来对我的资助与帮助,是您们的援助让我看到了希望。”

  “如果没有您们的帮助,我无法想象自己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小布是东风渠青年集体连续资助了13个学期的藏族孩子。

  2017年,在“天珠之窗”课堂上,志愿者正通过大屏幕远程教学。然而,在充满新奇、兴奋的课堂中,扶贫干部毛旗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愁容满面的小男孩。

  课后经过走访,小男孩正是小布的弟弟,因为经济所迫,家里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孩子的学业,小布只能辍学在家……

  当黄鲲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由单位团委发起捐资助学活动,号召青年们踊跃参与捐助小布重回课堂的行动中。

  “我们和小布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青年志愿者们连续13个学期不间断资助,目前她即将从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黄鲲鹏为德格藏区走出的这位大学生由衷高兴。

  “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志愿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小布的话朴实而心怀感恩。

  类似小布这样的孩子和故事还有很多……

  扎西多吉,2019年从自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毕业前到东风渠实习小站实习三个月,后顺利进入德格县人事局工作;

  登四郎,2022年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毕业,在东风渠实习小站完成毕业实习,当年考入了德格县消防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队员。

  在实习小站里,前后有7名藏族孩子开展了实习和实践活动,并且顺利找到了工作。而最让人动容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工作之余都回到乡里,村里,担任志愿者,担任兼职教师。无私的善意和爱在悄悄传递……

  心中有希冀,眼里有星辰。黄鲲鹏常常说:“我们的事业,从来就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这就是一个基层水利干部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也是他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梁木)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