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青耘中国·秋收硕果”直播助农活动启动

2023-09-28 10: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做流水线工人到回乡开网店,再到成为一名拥有超过50万粉丝的助农主播,来自甘肃的梁倩娟一步步用奋斗蹚出一条成长之路。

  2012年年底,在外打工的梁倩娟决定回乡开网店。一年后,她创办了“陇上庄园”网店。借助电商平台,梁倩娟把陇南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网店营销规模呈现井喷式发展。2019年,她创办了企业,进行多渠道、线下线上的销售,同时更好地宣传了家乡。

  梁倩娟的公司常年吸纳困难家庭妇女以及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帮助困难家庭人均增收达2000元。多年来,梁倩娟的努力也不断收获硕果,她先后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梁倩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让梁倩娟自豪的是,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汇报;之后,她又在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上,传递甘肃声音,向世界介绍家乡发展、电商扶贫的情况。

  多年来,梁倩娟始终扎根在农村一线,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宣传家乡农产品,分享电商知识,带动更多人从事电商工作,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2023年度共青团“青耘中国·秋收硕果”直播助农活动已经启动,将持续至11月7日。活动将邀请像梁倩娟这样的优秀青年代表、知名乡村助农主播等嘉宾在电商平台公益销售全国各省份特色助农产品,尤其是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特色助农产品,包括香酥脆枣、山药养生冲调粥、黄米面等农特产品。

  9月21日,共青团“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专题正式上线,专题设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和中青在线网站。活动专题设置活动介绍、活动资讯、助农短视频等多个板块,展示优质农产品和公益主播,专题也将作为全国各级共青团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的展示平台。

  来自农村的80后王存金2005年退伍后,先在一家印染厂当了4年的保安,后来自学美工和摄影技术,开起了网店。

  2017年意外接触到自媒体平台后,王存金自学短视频,自导自演专注拍摄上世纪80年代怀旧视频。在他看来,“拍摄怀旧视频能帮助很多人找回童年的快乐时光,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种情怀”。他创建了“金蛋金玺”账号,把拍摄的怀旧短视频分享到网络上。

  “金蛋金玺”的爆款视频多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物件、具有情怀的事件为主,比如麦子换西瓜、酒瓶子换鸡蛋、酒瓶子换冰棍、黄凉鞋等。让王存金意外的是,“金蛋金玺”竟然有00后粉丝。粉丝的多样化给了王存金新的创作想法,他开始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粉丝创作不同的内容。下一步他打算拍摄农村美食方向的短视频。

  从接触拍摄网络短视频到现在,王存金一路走得辛苦,却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他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公益。2020年,受湖南省洪江市商务局邀请,他奔赴湖南产地现场助农,共销售冰糖橙两万斤。2021年河南防洪期,他为河南卫辉市捐助物资。

  王存金先后获得金乡县“乡村好青年”、济宁市“好网民”、济宁市“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他说,下一步,自己将传递更多正能量,为宣传农村,支持家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而王存金期待的舞台,已经搭建好。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荐家乡丰收好物,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天猫美食直播,在站内打造“青耘中国·秋收硕果”丰收节特色会场,共同助力家乡美食推广。“主会场专题楼层”等线上资源已于9月20日上线。

  “青耘中国·秋收硕果”淘宝天猫专区圈选了近30个省份,搭建线上会场,集中展示包含生鲜食品在内的农产品、农副产品等超50款家乡特产,增加产品的曝光度,达到丰收节展示活动影响最大化。同时,淘宝天猫开辟了“青耘中国·秋收硕果”专区,该专区主要分为两个模块,一是以3天推荐4个省份的节奏稳定推进,推广中国各省份丰收好物;二是为消费者推荐感兴趣的丰收节特色农产品。配合专区建立,天猫美食官方直播间展开“青耘中国·秋收硕果”专场助农直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景远)
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共青团“青耘中国·秋收硕果”直播助农活动启动

2023年09月28日 10:5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李川

  从做流水线工人到回乡开网店,再到成为一名拥有超过50万粉丝的助农主播,来自甘肃的梁倩娟一步步用奋斗蹚出一条成长之路。

  2012年年底,在外打工的梁倩娟决定回乡开网店。一年后,她创办了“陇上庄园”网店。借助电商平台,梁倩娟把陇南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网店营销规模呈现井喷式发展。2019年,她创办了企业,进行多渠道、线下线上的销售,同时更好地宣传了家乡。

  梁倩娟的公司常年吸纳困难家庭妇女以及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帮助困难家庭人均增收达2000元。多年来,梁倩娟的努力也不断收获硕果,她先后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梁倩娟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让梁倩娟自豪的是,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汇报;之后,她又在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上,传递甘肃声音,向世界介绍家乡发展、电商扶贫的情况。

  多年来,梁倩娟始终扎根在农村一线,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宣传家乡农产品,分享电商知识,带动更多人从事电商工作,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2023年度共青团“青耘中国·秋收硕果”直播助农活动已经启动,将持续至11月7日。活动将邀请像梁倩娟这样的优秀青年代表、知名乡村助农主播等嘉宾在电商平台公益销售全国各省份特色助农产品,尤其是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特色助农产品,包括香酥脆枣、山药养生冲调粥、黄米面等农特产品。

  9月21日,共青团“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专题正式上线,专题设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和中青在线网站。活动专题设置活动介绍、活动资讯、助农短视频等多个板块,展示优质农产品和公益主播,专题也将作为全国各级共青团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的展示平台。

  来自农村的80后王存金2005年退伍后,先在一家印染厂当了4年的保安,后来自学美工和摄影技术,开起了网店。

  2017年意外接触到自媒体平台后,王存金自学短视频,自导自演专注拍摄上世纪80年代怀旧视频。在他看来,“拍摄怀旧视频能帮助很多人找回童年的快乐时光,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种情怀”。他创建了“金蛋金玺”账号,把拍摄的怀旧短视频分享到网络上。

  “金蛋金玺”的爆款视频多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物件、具有情怀的事件为主,比如麦子换西瓜、酒瓶子换鸡蛋、酒瓶子换冰棍、黄凉鞋等。让王存金意外的是,“金蛋金玺”竟然有00后粉丝。粉丝的多样化给了王存金新的创作想法,他开始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粉丝创作不同的内容。下一步他打算拍摄农村美食方向的短视频。

  从接触拍摄网络短视频到现在,王存金一路走得辛苦,却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他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公益。2020年,受湖南省洪江市商务局邀请,他奔赴湖南产地现场助农,共销售冰糖橙两万斤。2021年河南防洪期,他为河南卫辉市捐助物资。

  王存金先后获得金乡县“乡村好青年”、济宁市“好网民”、济宁市“乡村好青年”等荣誉称号,他说,下一步,自己将传递更多正能量,为宣传农村,支持家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而王存金期待的舞台,已经搭建好。

  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荐家乡丰收好物,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天猫美食直播,在站内打造“青耘中国·秋收硕果”丰收节特色会场,共同助力家乡美食推广。“主会场专题楼层”等线上资源已于9月20日上线。

  “青耘中国·秋收硕果”淘宝天猫专区圈选了近30个省份,搭建线上会场,集中展示包含生鲜食品在内的农产品、农副产品等超50款家乡特产,增加产品的曝光度,达到丰收节展示活动影响最大化。同时,淘宝天猫开辟了“青耘中国·秋收硕果”专区,该专区主要分为两个模块,一是以3天推荐4个省份的节奏稳定推进,推广中国各省份丰收好物;二是为消费者推荐感兴趣的丰收节特色农产品。配合专区建立,天猫美食官方直播间展开“青耘中国·秋收硕果”专场助农直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