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水果走出吐鲁番就变贵”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讨论。很多到新疆旅游的人发现,在新疆市场上几块钱一斤的葡萄,放到新疆之外动辄就十几二十块钱一斤,同样情况的还有西瓜、哈密瓜等水果。有网友表示,新疆水果甜度高,大老远运过来不容易,即使价格高一些也愿意买单;也有消费者觉得,同样的水果跨越两地,市价就差了好几倍,感觉被价格“刺痛”;还有商家借此呼吁,希望优化生鲜水果运输渠道,让更多新疆水果能打开外地市场。对此,你怎么看?
好水果值得卖好价
马全有
新疆水果运输到外地后市价上涨的情况较为常见,符合市场规律,不必大惊小怪。不光是新疆水果,云南西双版纳山竹、广西富川脐橙等地域特色浓厚的水果,也都是在当地价格便宜,出了本地便可能溢价几倍不止。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水果运输物流成本,新疆地广人稀,距离许多省份路途遥远,因此在收购、运输等环节上投入的物流成本更高,水果卖出的价格也会更高。
尽管新疆水果价高,但仍有大量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这证明其有着不可替代的品质优势。比如,新疆吐鲁番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水果,产出的葡萄等以糖分高、香气口感独特而扬名全国,好水果卖出好价无可厚非。从长远来看,让好水果卖好价,也有利于消费者能买到更多优质农产品。
直采直销不失为有益尝试
陶象龙
水果走出吐鲁番就变贵,主要原因是从产地到市场的中间环节抬高了成本,导致上市价格较贵。在这种情况下,“让新疆水果好吃不贵”的呼声,体现了广大消费者的期待。
事实上,为了让物美价廉的新疆水果摆上大众餐桌,当下已有很多探索和实践。比如,一些大型商超从新疆水果产地直接进货,减少了运输和仓储成本,水果上市时间被缩短,更能保障果品质量,也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部分新疆果农通过电商直播方式销售自家水果,让消费者直接下单购买,也省去不少中间成本。虽然目前这些方式在规模上还不占据主流,但不失为一种让消费者和果农双方受益的尝试。
为合理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把更多收益给到产业,下一步还须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和精准度,为新疆果农种好卖好水果提供帮助。同时也要想办法建设更高效便捷的运输网络,在销售、运输模式上推出更多创新举措,助力好水果走得更远。
提升品质,让消费者感觉“贵得值”
甘正气
实际上,消费者不只对水果价格敏感,也在意水果品质。在当前水果市场上,有一类水果是地理标志产品,这类水果在市场上具有识别度高、品质卓越的优势,尽管价格高一些,却收获了大量消费者的喜爱,不少新疆水果就符合这种情况。
然而,也有一些地理标志产品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以次充好的乱象,给消费者带去不好的消费体验。
因此,在讨论新疆水果走出原产地后价格变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如何让水果品质配得上较高价格。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产品特质的稳定性,打击以次充好、假冒地理标志产品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让消费者感到“买得真”“贵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