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如何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2023年03月21日 10:00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云

  早春的清晨,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新圩镇谢村,丝缕晨光穿过桑叶之间,葱茏的桑园与远处的云雾、高山相接,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晨景图。仔细看向“画”中,可见有寥寥人影躬身其间。

  “这两天起得早,和几个朋友来桑园打理。”田间,谢村村委会副主任、党员莫国友边走边说。他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以种桑养蚕为生,一棵棵桑树,就是谢村的根脉。

  遍访蒙山县多处乡村,桑园与蚕室随处可见。蒙山县有多年的种桑养蚕历史,曾荣获“中国西部茧丝绸织造新城”称号。如今,在桑绿与茧白间,一面面红色旗帜又添一分新色——2022年以来,蒙山县聚焦茧丝绸产业,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的模式,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为桑蚕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探索党建引领下“桑绿茧白”产业的新发展。

  寻路——

  党员带头人先试先行

  午时过后,谢村党总支书记莫运建从家出发,沿村道挨家挨户上门询问桑园管护情况。莫运建告诉记者,尽管种桑养蚕是村里的老本行,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七八年前,附近几个村都陆陆续续种起了砂糖橘,村里人听说发展前景好,都不愿意再种桑养蚕,转头种起了橘树。”莫运建回忆道。然而,种植一段时间后,砂糖橘并未得到大家预想的收成,销路也打不开。村党总支去邻村调研,请教农技专家,又反复研究村里的自然环境,判定砂糖橘并不适宜在本村种植。

  “世世代代种桑养蚕,为啥就不自信,要去学别人种这个种那个呢?”莫运建和几个党总支委员心里反复想着,既然砂糖橘产业路子行不通,那就回归老本行——桑蚕。然而,转回老路,一道新的难题又摆在了村党支部面前——桑树品种改良。

  “以前村里种的桑树品种效果不理想,长出的桑叶又小又薄。后来村里几个种桑养蚕的党员大户研究、取经之后,觉得农桑14号、强桑1号等品种更适合咱村。”莫国友回忆道,“但是光研究,试都没试过,别说村民们了,就连我们自己当时都不太放心。”

  如何检验新品种成效?党员先试先行。2015年前后,莫国友开始在自家的20余亩桑园里试种新品种桑树。看到第一年试种的结果,莫国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品种改良后的桑树又高又大,桑叶又大又厚,蚕吃了这种桑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结出的蚕茧也比以前更大更白。”莫国友说。

  有了成果,说服村民就容易不少。“磨破嘴皮子,不如来桑园里亲眼看看,效果一目了然。”莫运建告诉记者,在村里几位党员的带头试种引领下,桑树新品种在全村得以成功推广。

  在蒙山县,像谢村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近年来,为推广桑树新品种,全县在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建设桑蚕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县级示范园区7个、乡(镇)级示范园区8个,依托示范园区,各村党员先锋进蚕房、访桑园,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谈市场、算收入,增强群众发展信心。如今,全县桑园总面积达6.11万亩,2022年以来,改良提升低产桑园约2万亩,培养致富带头人45名,培育致富带富党员26名,带动10.5万村民种桑养蚕。

  开路——

  村企共建破解致富密码

  二月末,走进西河镇水秀村,村路旁的片片桑园间,桑树苗吐出新芽、伸出新叶。水秀村脱贫户梁建林一边在田间察看小树苗长势,一边告诉记者:“现在是桑蚕春管春护的时候,要精心照顾好这些小苗,争取今年第一批蚕茧销售的收成超过去年。”

  近年来,蒙山县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与茧丝绸产业龙头企业党支部对接,为蚕农解决蚕茧销路后顾之忧。“去年华虹公司来收购蚕茧,第一批就卖到42元一公斤,总共赚了将近1500元。”梁建林说道。

  记者从梁建林口中得知,村企党支部联动的实践,在蒙山县已经存在多年。2017年,蒙山县开展“党旗领航+桑蚕扶贫”活动,广西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与2万多户农户签订蚕茧保价收购合同,收购鲜茧3008.65吨,帮助养蚕贫困户平均增收达2000多元。

  如今,随着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村企共建的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以前联建,是让村民种桑养蚕之后有销路;现在合作,是让大家学会怎么种、怎么养。”北楼村党支部书记黄树新告诉记者。

  “近几年,全县都在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啥意思?咋操作?好多我们种桑养蚕多年的大户都摸不清楚,华虹公司党支部的技术专家服务队三天两头跑到蚕室里手把手教,大家慢慢就都学明白了。”北楼村村民唐华文告诉记者,“而且现在方格簇、自动化摘茧机、桑苗、化肥都是公司免费给我们提供的,养蚕方便多了,一个人就能干以前三个人的活。”

  如今,蒙山县通过“党委统筹、支部主抓、党员参与”方式,搭建村企党支部交流平台,组织技术培训,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通过党支部联动模式,组织茧丝绸产业龙头企业中富有桑蚕种植养殖经验的党员专家提供生产指导,培训智能化养蚕技术,确保蚕农能够快速熟练掌握桑蚕种养技术,避免经营风险。通过不断探索优化改善,蚕茧产量和质量全面提高。2022年,全县80%的蚕茧质量达到5A标准,蚕茧重量由80-90斤/张提升至100-120斤/张,实现养蚕收入每张增加约500元。

  拓路——

  党建联盟解决“堵点”“难点”

  “轰隆,轰隆……”走进蒙山县五丰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络丝机正在运作着。车间内,一捆捆生丝经过络丝、定型、织造等步骤后,“变身”为光滑的丝绸,车间工人穿梭其间,整个车间忙中有序。

  “多亏县人社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忙,现在车间不缺人了,生产效率也提上来了。”五丰丝绸公司党支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两年,公司生产车间用工难、生产效率低的难题迟迟解不开,2022年,蒙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县里举办多场大型招聘现场会,又通过蒙山就业公众号、蒙山传媒等网站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如今,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蒙山县人社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可以及时发现丝绸企业的用工难题,得益于全县茧丝绸行业党建联盟的创建。

  据介绍,蒙山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县桑蚕产业示范区获评广西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近年来,继华虹之后,五丰、大染坊、金富春、中丝成等国内茧丝绸领军企业也纷纷进驻蒙山县。为助力茧丝绸企业高质量发展、各村桑蚕产业升级换代,2022年,蒙山县吸纳合作社、村、茧丝绸企业、县直单位等70多个党组织组成“茧丝绸产业链党建联盟”,下设县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委和4个乡镇级桑蚕行业综合党委,共吸纳70个党组织、1000多名党员下沉到种养、加工、销售、服务等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中,形成“综合党委-链上支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

  依托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建联盟,全县整合县工信、农业农村、市场监督、人力资源等22个部门力量,以党员活动日、企业服务日活动为抓手,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厂门口、车间里,确保茧丝绸产业有序发展。

  “每次下企业,我们行业党委都会预先制定好服务清单,收集茧丝绸生产加工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然后派送到链上各支部,就能更高效地帮企业解决问题。”蒙山县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委副书记覃金露说道。据介绍,党建联盟梳理形成企业待办问题清单,对能马上办的由链上党支部马上协调解决,不能马上办的由综合党委协调解决,在限定日期内办结。

  如今,在蒙山县茧丝绸产业链党建联盟的带动下,不仅桑园、蚕室里有党员“专家”送来服务与技术,生产车间、工厂门前也有党员“小二”纾困解难的身影。据介绍,党建联盟成立以来,累计帮助丝绸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点堵点问题85个,帮助丝绸企业解决用工100余人,开展茧丝绸企业标准化建设、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上门服务14家次,企业问题一次性办结率达90%。

  截至目前,蒙山县桑园面积6.11万亩,蚕农年售茧收入1.2亿元。2022年蚕茧产量3110吨,全县桑蚕产业涉及从业人员达2万人以上,桑蚕产业产值达10亿元。“未来,蒙山县将继续以茧丝绸行业综合党委为中心,以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4个桑蚕行业综合党委为纽带,不断强化茧丝绸产业前端、中端、后端70个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茧丝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擦亮绿白底色。”蒙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梁木)

分享到:
35.1K

如何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

2023-03-21 10:00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