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谋一方发展 写人生答卷

2022年07月26日 11:24   来源: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

  雅砻河,波连波,蓝天白云牛羊多,敬你一杯酥油茶,深情满怀化为歌。

  在藏源之源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雅砻河在这里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奔流不息的江河洗刷铸就了两岸瑰丽雄奇的风景,也滋润哺育着生兹长兹的雪域儿女。

  3年的援藏期届满,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选派的援藏“小组团”4名干部人才,此刻的心情就如奔腾的雅砻河水一般,澎湃不止、难以平静。

  援藏代表什么——

  是情怀,是精神,更是使命所系

  3年前的7月,与西藏山南凉爽宜人相对的,是湖北武汉的燥热难耐。“援藏申请得到批准,当时的心情是既兴奋又忐忑。”来自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的唐道廷回忆道。兴奋的是多年的西藏情结将得以实现,自己的援藏请求终于得到组织的批准;忐忑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一走3年,家里缺了顶梁柱怎么办。

  就在期待和惴惴间,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踏上了征程。怎么援藏?在全国支援西藏、湖北农业支援山南的大背景下,“小组团”农业援藏在山南市试点,无论是模式、内容、成果、效益上都赋予援藏工作新的任务。如何聚焦优势资源、发挥好团队作用?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探索出“前方一支援藏队伍+后方一批专家团队”“行政干部+专技人才”“长短期援藏结合+压茬式援藏推进”等机制,为山南市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年下来,存栏规模跃居西藏首位的藏鸡龙头企业投产见效、西藏藏鸡特色产业集群成功申报、组建藏鸡产业研究院、籽粒玉米种植填补山南空白、加快推进西藏本土辣椒种质资源收集……一批肉眼可见的成果和创举不断涌现,也不负援藏使命。

  与3年前相比,“小组团”成员们的脸上都透着“高原红”,那是高原的烈风镌刻了他们坚毅的面容,离星空更近的雪域点缀了他们执着的目光。“援藏生涯的洗礼,是各自专长的发挥、是团队精神的凝聚、是烈日下挥洒的汗水、是脚步下丈量的山岗。”湖北省农业事业中心援藏专技胡庆松动情地说。

  进藏干什么——

  补短板,开新篇,攻坚克难兴产业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初次见到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是在山南市蔬菜育苗中心,顶着烈日下温室的高温,“小组团”的干部和专家正在指导当地技术员开展蔬菜种植。指着一簇簇翠绿的蔬菜,来自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的援藏专技杨艳斌说:“这是我们去年引进的西蓝薹,甘甜、清香、脆,在内地发达地区也属于新近走上餐桌的高端蔬菜,去年在这里就实现了露天种植。”

  为了丰富山南市的“菜篮子”,“小组团”已经引进并成功试种20多类110多个品种的蔬菜,为周边县区蔬菜生产基地及专业合作社赠送蔬菜幼苗超10万株,并定期组织技术员和农技人员开展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

  为了进一步帮助农技人员掌握蔬菜种植技术,杨艳斌毅然决定再援藏一期。山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卫军深情地说:“我能够理解杨艳斌延期援藏的决定,因为这里凝聚了他太多心血,进藏别人都是行李大包小包的,他是一再精简,拖了20多公斤种子进藏,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吃住在基地。”

  走在育苗中心实验基地的田埂上,唐道廷一手拿着玉米棒,一手指着满眼茁壮嫩绿的玉米苗说道:“这两年没白忙活,极早熟籽粒玉米终于在山南试种成功,并且创下了亩产1030多公斤的高产纪录。这里光照足,双穗率高,种植密度也比内地省份要高,今年扩大到6个试验点,下一步还要编制种植技术规范。”作为玉米行业的专家,唐道廷进藏来一心就扑在籽粒玉米试验种植上,从他的手机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内容都是玉米生长期图片、实验性状记录等。

  与丰富本地“菜篮子”相比,以藏鸡产业作为山南市产业发展突破口,更显出湖北农业援藏的视野和高度。总投资5亿元的西藏宏农百万羽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落地投产,填补了青藏高原规模化禽类养殖的空白,而籽粒玉米正是补齐藏鸡产业链饲料短板的关键环节。

  在藏怎么干——

  昼无为,夜难寐,锚定目标不放松

  总投资5亿元的西藏宏农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从签约到开工,17天;从开工到首批鸡苗进场,201个有效施工日。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甫一落地就创下西藏畜禽养殖规模之最。

  2021年5月9日,首批7万羽雏鸡进藏,同时创造“运转时间最长、路程最远、养殖地点海拔最高和存活率最高”等诸多记录,2021年底存栏鸡30万羽,日产鲜蛋28万枚。这就是在山南乃至西藏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宏农速度”。

  肩负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任务的“小组团”,对“宏农速度”则有着更深的体会:2019年底开始规划产业发展路径,确定引进企业名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时疫情阻断交流,但工作不能搁浅。怎么办?隔三差五电话联络,想方设法助企纾困,打动企业赢得信任。”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负责人吴超回忆,2020年5月最终打动了湖北省8家蛋鸡龙头企业组团进藏考察。

  说起造就“宏农速度”的密码时,西藏宏农负责人张宏林思考了一下说:“是湖北援藏干部的‘店小二’精神。”诚然,从谋划政策资金支持,到组成帮办代办专班,再到驻场蹲守工地,往返各行政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不懈改善营商环境。“有呼必应、无事不扰。该办的坚决办,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想办法办”的服务意识无处不在。

  离藏留下什么——

  共富裕,再冲锋,脚踏实地谋振兴

  往昔“石头沟”,今朝“凤凰谷”。坐落于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布仁沟的西藏宏农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离山南市区仅20多分钟车程,在产业园门前,“凤凰谷”大理石标识醒目而立。这代表着山南市对引进企业如引来“金凤凰”般的期望,也代表着企业希望把藏鸡产业做得像凤凰般不断进取壮大。

  同样有着“金凤凰”梦想的还有白玛卓嘎,家就在颇章乡格拉村的她2021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家边上的藏鸡产业园工作,做蛋库分拣员,参与设备调试、出入库报表等工作。“离家就三五分钟路程,每月4500元工资,比阿爸阿妈加起来收入还高,现在一天我能分拣装箱鸡蛋100多件。我还想学育雏和蛋鸡养殖技术,学好了准备回村里自己办个合作社。”白玛卓嘎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2023年中期,项目一期将实现存栏100万羽的目标,同时项目二期100万羽项目建成后,将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带动乃东、琼结、曲松3县区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张宏林介绍。据了解,2021年底,首批10个集体薄弱村已经实现63.6万元分红。截至目前,已惠及农牧民务工收入3400余万元,解决长期固定就业岗位96人,季节性用工200余人。

  “半山腰的厂房是一期建设同时配套的年产3.5万吨有机肥的生产车间,满产后每年可有效改良土地5万亩。”胡庆松对藏鸡产业园的功能布局如数家珍。凤凰谷北侧10公里的位置隐隐可见一处建筑,这是湖北援藏工作队、湖北省农科院与山南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山南藏鸡产业研究院,今后将为西藏整个藏鸡产业发展提供品种保护、良种选育、食品开发、动物营养、产品加工等技术攻关和科研服务。

  龙头企业落地投产,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又将探索藏鸡分户养殖模式作为工作目标,旨在惠及广大农牧民,为乡村振兴助力;活禽屠宰及禽蛋制品深加工、包装材料及蛋托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等项目陆续签约……

  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批配套企业、一个科研院所和一个产业链,山南藏鸡产业“五个一”布局已经基本构建,藏鸡产业的潜力挖掘必将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使西藏禽蛋产业和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湖北援藏农业农村“小组团”:谋一方发展 写人生答卷

2022-07-26 11:24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