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富民兴农且看京郊“尖儿货”——探访全国地标农产品之北京样本

2022年06月06日 16:38   来源:农民日报   张庆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芒种前后,正是京郊一年好景,各种瓜果陆续成熟上市,最宜品味。在这些佳果中,有不少是京郊生长、全国独有,如大兴西瓜、安定桑椹和通州大樱桃,它们以地域名称冠名,被登记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水果市场争抢的“尖儿货”。

  一方水土结一方瓜果。京郊这些特有农产品,其品质、口感与风味主要取决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其种植和发展过程也是京郊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值得挖掘和总结。为此,记者近日循着这些地标产品,品味京郊。

  “大兴西瓜”:一个品牌兴农的典范

  眼下,正是西瓜采摘的好时节。一走进大兴区庞各庄镇,空气中洋溢着清甜的瓜香和浓郁的瓜味儿。道路两旁摆放着绿皮红瓤、绿皮黄瓤、黑皮黄瓤等大大小小的西瓜,卖瓜的瓜农和西瓜采摘园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

  “不是所有的西瓜都叫‘大兴西瓜’,只有生于这儿、长于这儿、熟于这儿的才有那沙中带脆、沁人心田、吃了还想吃的念想和回味。”老宋瓜园的宋宝森乐呵呵地说。

  作为西瓜之乡,大兴西瓜久负盛名,以庞各庄为代表的10个乡镇,西瓜分布面积比较集中,是西瓜的主产地。该地区多为沙性土,每年5月至7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至26摄氏度,恰是西瓜生长的最适温度,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也达到了西瓜需求的最佳条件。再加之农技人员和上千名种瓜能手有着丰富的种瓜技术与经验相传,从而孕育出以沙、甜、脆著称的大兴西瓜,成就了“中国西瓜之乡”的美誉与佳话。

  2007年3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兴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大兴西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1987年,大兴区举办了首届大兴西瓜节,截止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33届,依托大兴西瓜节和全国西甜瓜擂台赛持续打造大兴西瓜名片,并提升大兴西瓜品牌,已打造出一批自主品牌,比如老宋瓜园、乐平西瓜等。

  “今年老宋瓜园除了种植北农佳丽、‘L-600’及‘京颖’等小主栽品种外,还特别增加了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炫彩系列特色西瓜品种,丰富市民的采摘需求。”北京市农技推广站经济作物科科长徐进介绍,“近年来,依托北京市西甜瓜创新团队,集约化育苗技术、高密度抢早栽培技术、蜜蜂授粉技术,不但为大兴西瓜节约成本,而且能够让其提前上市7天。”

  目前,大兴区有西瓜种植户4000余户,种植面积4万亩,产量约12万吨,带动社员户平均增收2至5万元。

  “安定桑椹”:一张在保护中发展的名片

  天刚蒙蒙亮,破晓的晨光慢慢地唤醒着万物。在大兴区安定镇的御林古桑园里,刘占洋已然摘了一筐又一筐紫得发黑发亮的桑果。走进他的桑园,入眼是无垠的桑树,树上挂满白中带红、红得发紫、紫得发黑,一串串、一排排的果儿,散发着独有且诱人的香味,使人陶醉。

  如今,在御林古桑园里看管维护桑林,每月都有六七千元的固定收入,还是自己喜欢的事儿,用老刘的话说,“满足,想都不敢想,我们靠种植桑椹也能过上好日子。”

  “桑椹是我们安定镇最亮的名片,而古桑园则在名片中最亮眼。目前,园中的品种大约十来种。紫黑的是‘黑珍珠’,黑中发亮;白红的是‘红蜻蜓’,白里透红;白嫩的是‘白蜡皮’,如米脂般白嫩。”园区负责人潘慧菁说,“每个口感都不同,但是都会让您吃过后,还想着这一口。”

  作为桑椹之乡的安定镇,还分布着不少古桑树,御林古桑园中就有近千株,园中树龄均达到100年以上,古树树龄最老的达500年以上,是华北最大、北京地区独有的古桑园。

  大兴安定镇沙土洁净,透气性好,尤其适合桑椹生长。安定桑椹在独特的自然和相应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形成了特殊的品质特征:果实饱满、着色均匀、具有光泽,平均单果重3至5克;口感纯正、味甜,咀嚼后略有渣滓。2010年11月15日,原农业部批准对“安定桑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保护范围为安定镇,主要分布在以高店、前野厂、后野厂、沙河、后安定等村为主线的东北带。

  安定镇在每年5月至6月期间,在御林古桑园内举办古桑文化节活动。同时对红果系列的果桑树进行品种改良换优,提高桑果质量,大力发展特色桑产业,研究开发桑椹醋、桑椹宴、桑椹果汁等。

  2022年,安定镇以桑为媒,在古桑园举办牡丹节活动,并引进有机生态农业企业,充分利用桑树的果叶根,进一步开发桑酥、桑茶饮、桑菌棒等有机生态产品。目前,全镇桑椹种植面积近300公顷,年产量约180万斤。

  “通州大樱桃”: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新宠

  初夏时节,微风轻拂,杨柳青青含笑,一树樱桃带雨红。

  20多年前,通州区西集镇沙古堆村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转变发生在1997年。

  “那一年,樱桃红了,盛产了,种植户乐开了花。当时我们村的樱桃就卖到了1斤30元,村民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有着“京郊樱桃种植第一人”之称的皮兆泉,回忆起当初,满是感慨。

  通州大樱桃植根于永定河、潮白河冲积平原,多河富水,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成熟后的果实个大饱满、整齐美观、色泽艳丽,果肉肥厚细腻,果实糖度高、酸甜适口、风味独特,成为首都水果市场的新宠。

  民间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20世纪90年代初,皮兆泉带领村民种植樱桃,通过引进专家进行示范种植、免费提供樱桃苗和水肥、技术指导等,5年的精心种植终获成功。此后,儒林村、供给店村、小辛庄村等周边村也开始陆续种植樱桃,而后整个西集镇大力发展樱桃种植,并逐渐走上了产业化之路。

  2005年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第一届樱桃采摘季活动在沙古堆村举行,如今已经办了17届。2011年12月,“通州大樱桃”正式被原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地理标志。

  “获得地理标识后,我们区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对其进行保护、品种提升以及产业化发展。比如,对沙古堆村樱桃生产环境提升、设施改善,提高果园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大力推行有机肥,增甜提质;再利用物联网对其进行生产销售全过程追溯以及绿色防控等措施。”通州区西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

  目前,通州区种植樱桃面积约7500余亩,年产量预计400万斤。樱桃种植品种有20余种,盛果期从5月底到6月中旬,采摘时间将持续到6月底。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富民兴农且看京郊“尖儿货”——探访全国地标农产品之北京样本

2022-06-06 16:38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