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湖南省江永县委书记唐德荣:弹好“五根琴弦” 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2022年01月20日 13:39   来源:农民日报   中共湖南省江永县委书记 唐德荣

  近年来,湖南省江永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前,全县已建成30多个美丽乡村。千家峒瑶族乡评为“全国首批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兰溪瑶族乡列为首批省级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单位,源口瑶族乡荣获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10余个村荣获全国乡村重点旅游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18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名录。

  弹好“顶层设计”之弦,奏响乡村振兴规划曲

  坚持做好科学规划,完善顶层设计,力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是精心抓统筹。成立县委书记挂帅、常委联点专抓班子,对乡村振兴工作优先部署、优先落实、优先保障。制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县乡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全县23个责任单位组成产业发展组、环境整治组、党建引领组、综合治理组、乡风文明组5个小组,协同作战,一体推进。二是精准做规划。综合考虑各镇村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现状,注重“女书+”“瑶族+”“生态+”“特色产业+”等元素协调融合,重点做好了古村落、交通要道、旅游景点等村庄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对全县村(社区)进行新一轮科学规划,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是精细补短板。实施改善基础设施项目300余个,所有农村路网、水网、电网全面改造升级。自来水工程入村全覆盖,行政村通水泥路达100%,城乡公交实现一体化,农村出行难、供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解决。加快推进4G、5G基站建设,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宽带,通信水平全面提升。

  弹好“产业发展”之弦,奏响乡村振兴特色曲

  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先后实施各类产业项目460余个。一是注重优化布局,调整产业发展结构。重点以古村落、古民居为载体,以特香农业、特色经济为基础,以自然风光、山水资源为依托,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型、五香产业型、三千文化型、休闲度假型”乡村,推动三产融合。如在勾蓝瑶寨、浦美村等10余个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文化旅游,在粗石江镇建成以“江永香柚”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带,在上江圩镇建成以“江永香姜”为主的产业带。二是注重建好基地,深耕香型农业优势。在乡村培育一批集果蔬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基地,高标准建成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基地28个。江永列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水果蔬菜),跻身国家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湖南早中熟柑橘产业群建设名单。香芋产业聚集区列为湖南省十大产业聚集区之一,“超级稻+再生稻”获评“袁隆平农业科技奖”。三是注重创响品牌,发挥“江永五香”效应。以“打品牌、创特色、扩影响、增效益”为目标,发挥“江永五香”品牌效应,培育“三品一标”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居全省前列。打造出“瑶味道”“瑶家人”等“土字号”“乡字号”品牌50余个,备受市场青睐。四是注重培强企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新建一批“家庭农场”“乡村振兴车间”“乡村工厂”,培育出1家国家级、两家省级、6家市级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33家规模涉农加工企业、3165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大批村民实现“足不出村、就地致富”。2020年,该县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

  弹好“改革创新”之弦,奏响乡村振兴动力曲

  坚持以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动能。一是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专业人才培育、永籍人才回乡创业、乡村致富能手培训、直播带货技能培训“五大工程”,培训乡村人才2.5万人次,吸引300余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大学生、退伍军人回乡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奖补本土农产品销售,挖掘精英销售人才1268人,组建出一支电商销售大军。近20个村建有一支电商创业团队,年均销额达千万元。二是大力探索致富新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全县112个村社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880余万元。总结推广“三连三走”新模式,推动一批“贫困村”变成“小康村”,“上访村”转变“文明村”,“难管村”建成“优秀村”,实现“凤凰涅槃”蜕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整合省、市、县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巩固在全国推介的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社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五大扶贫”升级版,新开发40余个集体经济新项目。三是大力优化基层服务。高标准建成112个集便民、文体、农业、医养等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建好两个中心、推行三大机制、做优五大服务”的“235”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一门式”“一件事一次办”覆盖镇村,“一件事一次办”办件量、办结率,“帮代办”均排名全市第一,村民“足不出村”可享受优质服务,经验做法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推介。去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基层群众办理各类实事3万余件。

  弹好“生态宜居”之弦,奏响乡村振兴文明曲

  大力开展“清洁村庄”“和谐村风”等行动,打造农村美、乡风好的文明家园。一是抓环境整治“美家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三绿”建设、“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工程。新建垃圾集中处理点100余个,清理垃圾9692.7吨,农房风貌改造760座,农户厕所改造4426户,污水治理1.45万户,打造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风光。巩固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果明显,村民环保意识增强,空气质量长期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五。二是抓文化工程“暖民心”。立足女书文化、知青文化、忠孝廉洁文化、瑶族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开发出一批文化产品、文艺节目、文化活动,提升乡村灵气和增进乡愁韵味。成立农民文化宣传队,培育出50余支文艺队伍,定期开展文化下乡和特色民俗文化活动,为村民送上系列“文化套餐”。三是抓乡风文明“扬新风”。深入开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建设,“除陋习、树新风”“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涵养出好民风、好乡风。每年大力表彰评选一批“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文明先锋”“五好家庭”,榜样引领不断发挥。创新开办10余个“合约食堂”,为村民宴席节约开支。

  弹好“党建引领”之弦,奏响乡村振兴治理曲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工程,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固本强基激活力。深入实施挂点示范、固本强基工程,推行“三级书记”抓振兴,制定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党建制度,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建功立业。村级换届中,一批新型经营主体领头人进入村社“两委”班子,村级组织带头人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10岁,致富能手占比超过50%。乡镇换届中,一批优秀干部进入乡镇班子,乡镇党委班子抓乡村振兴整体能力全面提升。二是职能下沉强治理。重点抓好服务、城管、接访等职能下沉,赋能基层治理。启动“城管下移”,建成一支保洁“三大员”队伍,形成村、户为主体的卫生管护模式。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村霸、乡霸、街痞”等,形成“一约、两网、三队、四会、五联”平安乡村治理新模式,经验入围“法治影响中国典范案例”。勾蓝瑶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是党群联建筑阵地。探索建立乡村党建联盟,派出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担任乡村振兴专员,建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打造出一批“党建文化走廊”“党员服务驿站”,建成30余个村级党建示范点。近年来,以“党建长廊”为阵地,举办联欢会、茶话会、座谈会等2000余场次,发动2.4万人次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带动10余万人次参与乡村治理,全县形成“乡村振兴、党群共建”新气象。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