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第一书记“抱团”凝聚振兴动能

2021年08月19日 15:53   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一批批第一书记扎根乡土,长期奋斗在农村基层一线,在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完成精准扶贫与推进强村富民、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尽责履职、担当作为,成为振兴乡村的有力人才“引擎”。笔者了解到,驻村实践中,不少地方为帮助第一书记更好推进工作,将分散在各个村庄的第一书记组织起来,“抱团”发展,促进他们更好自我管理、互助提能,产生了“1+1>2”的正面效应。

  依据各地实际,第一书记“抱团”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如第一书记自我管理小组、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联合会等。作为组织成员的第一书记,或工作在同一乡镇,或隶属同一省、市、区县管理。可以看出,各地第一书记“抱团”组织的规模有大有小,所管理范围弹性灵活,涵盖乡镇至省域不等。一些地区的相关组织,还发展出了层层分级的管理网络:据媒体报道,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创立的第一书记联盟“青江公社”,通过在区级设总社、片区设分社、乡镇设互助小组,将18个乡镇划分为4大片区,有效将全区40名第一书记纳入三级自主管理网络。

  类似的第一书记“抱团”组织,打破了“一人包一村”的传统模式,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帮扶”,有力发挥了“拳头效应”。“抱团”组织作为传达上级部署,反映第一书记现实表现的桥梁,成为相关部门管理第一书记的有效抓手,促进了第一书记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规避了多头管理可能导致的管理“真空”。以“抱团”组织为载体,第一书记们有了“蓄能充电”、交流互鉴、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的平台,利于激发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为第一书记推进村庄各方面工作进步创造条件。

  如何做实第一书记“抱团”组织,将组织合力更好转化为振兴乡村的动能?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要加强管理,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尤其要充分发挥属地党组织的引领、监督、协调作用,确保第一书记“抱团”组织成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有效服务地方发展的红色阵地,规范有序运行。二是要细化实化服务方式,可根据第一书记实际工作需要,充分整合链接既有资源,设置类似农产品销售、健康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农技服务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工作组,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要在精准定位区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引导第一书记团队联合发展,助力打造本地特色品牌。黑龙江省“驻村第一书记联合会”的相关做法可供借鉴:在杂粮主产区组织成立合作社,合力发展杂粮产业;在畜牧业较发达地区,合力发展“两牛一猪”产业;在林区主动转型发展木耳、蘑菇等林下经济。同时,多渠道联信息、联市场,统一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叫响第一书记品牌……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来保障。为第一书记搭建“抱团”发展的平台,是强化组织保障的有益尝试。相信由此可以更好推动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岗位锻炼成长,接地气、转作风、增感情,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